视频 | 如何防治悬在头顶的“城市病”?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骥 陈斌 陆骏
2019-07-18 18:28
前两天,家住普陀区德怡苑的一位居民向看看新闻Knews反映,小区里突然空中掉下一扇窗,把停在楼下的车给砸了个正着,让居民们也吓得不轻,这段时间,各种因建筑老旧失修而引发的高空坠物时间频频发生,到底有没有办法进行事前预防和排查呢?
前一刻,德怡苑居民楼下这辆雪佛兰还好端端停着,后一刻,车顶的天窗就被天上掉下的异物砸穿,玻璃残渣四溅。说到当时的意外,居民们仍心有余悸。
肇事的原来是13楼一户居民家卫生间的窗玻璃。租客潘先生表示,事发时卫生间没有人,卫生间的窗户自己也从来没有改动过,窗玻璃可能是老化脱落的。
潘先生还说,今年4月一天的半夜,这块窗玻璃旁边的玻璃也坠落过,物业还曾来修理。
德怡苑小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外表不少部位早已斑斑驳驳。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区内房屋的窗玻璃都是靠泥灰和钢丝固定的,30多年过去,不少泥灰已松动脱落,牢固程度大打折扣。在事发的这幢楼里,记者随机查看了几层楼的走廊玻璃,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隐患。像23楼这几扇窗户,铰链都已经脱开,整扇窗摇摇欲坠。
另一些固定窗的玻璃也出现了裂缝,随时有碎裂掉落风险,住户们只能尽量少开关窗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找到了物业,对方表示,会尽快安排修理人员到场处置。
他们也坦言,尽管根据规定,物业有日常巡查和应急响应之责,但实在难以做到户内部位的巡查全覆盖。
上海中山物业有限公司经理陶纹说:“平时巡视是有一个难以入户的情况 ,修理的前提是承租人发现了这个安全隐患,发现了这个损坏点,并且及时报给我们公房管理单位,我们才能及时作出响应。”
而即便进户维修,也无法保证可以百分百排除所有隐患,所以潘先生家卫生间的窗玻璃才会接连掉了两次。
德怡苑小区物业维修主管韩勇告诉记者:“4月份的时候掉的是上面一块玻璃。当时去修的时候没有发现旁边其他玻璃有损坏,所以修理师傅更换了那块就走了。”
据统计,截至去年,上海8层以上高层建筑约有4.75万幢,其中30层以上高层建筑达1703幢,再加上各种灯箱、广告牌、店招店牌、空调外挂机、高楼装饰物等,各类建筑附着物林林总总总数以百万计。受上海冬季夏热,湿度高等气候变化影响,这些建筑及其附着物的材料常年热胀冷缩,机能和质量衰退,坠落隐患也随之增加。
然而,对于建筑坠物的防治,业主、物业、使用人等不同利益主体其实都该管,但结果可能谁都不管;排查监管层面,不同建筑和外挂物分由住建、房管、规划、城管监管,但到了全市统一排查层面,究竟该由谁牵头,目前也没有明确。所以这一问题仍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应对局面。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分析说:“这类情况比较多的精力是花在事后,恐怕现在从整个管理上面要有一个体系,事前要科学地防,事中要有效地控,事后要及时地救。”
专家表示,对于超出保修期的建筑的保养,不妨考虑引入社会力量或保险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而万一事发也能有所托底。
高空坠物这种从天而降的风险已经成了新的城市病,除了在事发之后,进行及时维修外,如何能够让各相关部门在事前就能紧张起来,加强拉网排查,及时整改维修,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加快构建多方协同的管理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并要对高空坠物有更加明晰严厉的处罚措施,倒逼相关单位和个人能从平日的防范做起,尽可能避免有意无意造成的高空坠物现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骥 陈斌 陆骏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