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交通大整治半年 强化科技手段形成长效治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毛鸿仁 李恩蟾

2016-09-26 21:26


视频:上海交通大整治半年 强化科技手段形成长效治理


上海开展交通大整治迄今为止已有半年时间。6个月来,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路面上警察多了。严查之下,规矩是立起来了,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人海战术能这么一直用下去吗?对此,上海交警表示,他们将借助科技信息化手段,巩固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这块矗立在上海市中心的警示牌引起了不少车主的兴趣。不同于实线变道这种一目了然的违法行为,电子警察要如何抓拍乱鸣号呢?交警告诉记者,他们采用了一项军事技术,把无形的声音变成有形。


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科技处处长介绍:“这个是我们最初在项目测之前,在静态的场所测试的范围, 这是个停车场, 然后我们在二楼加了套声纳的设备。第二张图的第二辆车鸣号的时候,声纳就准确地定位到这个车上。”


更直观地来讲,如果车辆因为违章鸣笛被电子警察抓拍到,照片上,车辆周边会呈现出红色光圈。交警便以此作为处罚依据。试点过程中,该系统平均每小时能抓拍到3.5起违法鸣笛行为。用电子设备替代人海战术,是上海交警部门半年来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警方相继推出自动抓拍违法停车、货车超载、不系安全带等各类智能电子警察,还通过"违法即时告知系统",用短信提醒车主已经被电子警察拍到。以"全覆盖,零容忍"的查处力度,提高市民的守法意识。



市民说:“以前被处罚过,那我开车的时候,肯定就下意识的会注意,尽量不要去违法变道,按照这个规章制度来走。”


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邢培毅介绍:“接下来呢,我们将继续固化完善,科技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推广应用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系统。 统筹治安监控设备用于道路交通执法。”


根据警方提供的数据,上海交通大整治成效明显。6个月来,全市共发生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381起,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三成。因事故导致的死伤人数也明显减少。


(编辑:刘喻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