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香港“双城记”

时讯

看看新闻

2016-03-01 09:50


《上海,一条香港路》一文中(←戳标题查看原文)提到过,香港北角能到听老正宗的上海话,因为上海籍移民大都住在北角春秧街、炮台山一带。


所以这次就接着再说点关于上海、香港这两座城市的渊源。



沪港双城历史

照片拍摄于1870年代后期位于皇后大道西一带店铺。

属华人聚居处,地方狭窄,各幢楼房排屋式并列。


1841年,香港开埠;1843年,上海开埠。

1931年在香港的上海人只有3768人。


所谓的“省港一家”,就是说1949年以前,香港与广东在文化上是一体的。1937年的时候,香港只是一个拥有100万人口的广东人移民城市。


1937年抗战爆发后的四年间,人们躲避战争相继来此,香港人口增至160多万。香港开始有了这么多广东以外的“外省人”,其中不乏南来的上海人。


在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里,徐太太对住在上海租界孤岛的白家说:“这两年,上海人在香港,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可惜,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到1945年,使得香港人口又只剩下了60万人。再往后,随着国共内战,下一个人口的涨潮更为猛烈,更多新移民涌入香港。53年时,香港人口达到250万。


上世纪中期,上海电影界的大亨在香港兴办公司,永安、先施等百货商店建立了香港分部;于此同时,香港的纺织业也应运而生;上海的裁缝店、理发店、饭店也随着上海人的南下,渐渐风生水起。香港成了上海的后方与避难地,渐渐被“上海化”


先施百货公司


再者,托二战后制造业的“福”,香港分担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在战后的经济长繁荣周期中占了先机,迎来了“花样年华”。而同时期内地的情况各位也懂的,于是移民潮导致的人口暴升也使得香港那时多的是廉价劳动力。


经济向荣了、意气风发了,“香港人”这一身份认同就逐渐树立起来了。


“香港的居民终于对香港有归属感了,但一半是被逼出来的。原来他们哪里都去不了,英国不是随便去的,内地还不是可以去的,他们不能自认英国人,也不愿意被人家认为是内地人,故此也不自称中国人。没选择,他们只能叫自己香港人,后来越叫越顺,引以为荣。”

——香港学者 陈冠中



香港北角 上海发屋

前面说到49年前后,内地很多上海、宁波及苏浙大户人家带着大批美元黄金,逃避战祸到香港来。当年大部分比较有钱的住在丽池,也就是现在北角靠东的地方,其他的也多集中在北角。


北角春秧街这条古老的街市如今热闹已不如旧时


小编的母亲当年上山下乡时有个要好的小姊妹,80年代时嫁去了香港,她说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北角那块除了人员流动,大体上并没有分别。房子旧了,人老了,以前是苏浙一带的人聚居,现在十之八九都是福建人,主要原因是房子比较平价。当年上海人南下香港时,那些饭店、裁缝店、理发店后来经营发展好的,赚了钱,都搬去尖沙咀了。


如今在北角依然能找到不少上海的痕迹。比如,打着“上海”名头的老式理发店,以及那一口吴侬软语。在此地做头发,大家好讲讲上海闲话。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理发店与日俱减,侨冠算得上是最大的一家。


上海侨冠男女发屋

“上海侨冠男女发屋”的招牌竖在街口


走到北角渣华道、糖水道,沿街竖了块牌子:“上海侨冠男女发屋”。自从1983年开业以来,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楼梯边的深红色长沙发上放着当天的几份报纸,墙壁上挂着手撕黄历和两张泛黄的海报——玛丽莲·梦露与奥黛丽·赫本,背景音是收音机里播放的广东话节目。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装修风格算是时髦的了。


二楼墙壁上挂着手撕黄历和两张泛黄的海报


店里分男宾部和女宾部。一楼男宾部是干净的灰白色调,二楼女宾部则以暖色为主,70多岁的老板高德田常在二楼给女顾客吹啊烫啊的。


老板高德田面孔修得很光,头势也清爽,所以并不显老。这边即使是普通的吹发,也要上卷子先烘。这样做能衬得头发多点、也更好看。等吹得差不多了,客人就熟练地从桌上抽出一张纸巾,掩住鼻头,然后高师傅拿来一大罐发胶再喷一喷定型。


这种做法上海阿姨应该最清楚不过了,这种起源于上世纪的发式,到现在依旧频繁被使用。


80年代时兴烫发 

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在高师傅店里常常有这样的对话:


“迭位阿姨过两日要到上海去了。她年年去,待几个号头(月)再回来。”


“我有辰光一年去个两趟。我觉得现在上海跟香港差不多了。”


“现在变化老大的,我觉得上海开销大过香港了。这方面好像深圳比较好点。”


到底是会做人家的上海人,马上就能比较起城市间的物价水平。



上海人在香港

60年代香港 从山顶向中环方向拍摄


侨冠发屋这位高师傅的上海话里带有点扬州口音,事实上,香港人所讲的上海人,不一定特指正宗的上海人。上海人是一个统称,江浙等地的都叫是“上海人”。


高师傅的双亲就是1949年跟着南下的上海人一起来到香港的,后来不是因为内地人大量涌入香港么,1951年、香港就取消了自由往返政策,设了边界,规定没有合法签证的内地人不得进入香港。


后来要到香港就没这么容易了。这位高师傅10岁申请出来(香港),等到14岁的时候才批下来。小编也为此询问过母亲那位嫁去香港的小姊妹,她80年代去香港时,也审批了两年多,已经算是快的了。那时拿的是单程出境,等于是取消了上海户口,然后从罗湖过关到的香港。


九龙的深水埗曾经也是上海人聚集的地方


许多早年来的人都用“蹩脚”来形容当时的香港。“比上海忒般(差)多了,没高楼大厦,都是三四层高的唐楼。中环、湾仔、铜锣湾都是后来填海发展的。香港老早小来兮的,人也没噶多。”


“埃个辰光,上海繁华过香港。不过解放以后上海就忒般了。到五几年要粮票,就更加尴尬了。侬要买好的东西,没的。衣裳嘛,清一色蓝布衣裳。”


上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街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上海理发店最兴旺的时期。上海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时髦”,打扮、饮食无一不走在香港潮流的前沿。上海理发师傅给香港带来了“平头装”“蛋挞头”“飞机头”等经典发型,加上剪发手法特别、服务周到、价格实惠,格外受欢迎。


上海师傅甚至让本地师傅有了危机感。早前香港理发店吃饭是挂个“休息”牌子要打烊的,后来上海人来了,就不敢了。


80年代香港街头


到了八十年代,香港和上海薪资悬殊,许多上海人还利用探亲签注到亲戚的理发店里打过工。那时探亲批三个月。到了剃头店里,先学一个礼拜汏头,然后可以做80日工。一个月赚三四千,总共好赚万把块转去,蛮适意了。当时上海工资才只有几百块。


但香港是没有退休金的,也就等于没有退休年龄,有得做就有得拿,做到不能做为止。


“昔日来打工的上海亲戚,现在夫妻两个退休工资拿六七千,多少适意啊?我羡慕你们的生活噢。侬看上海公园里厢,早上老人跳舞啦唱歌啦,人交交关关(很多)。侬看香港有伐?没呃。六十七岁还在做事体。茶餐厅里汏碗的都是老人,要生存的嘛。”



随时时代的发展,上海开始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国务院批准在浦东设立外高桥保税区,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第一座跨越黄浦江大桥——南浦大桥建成通车,东方明珠塔建成……随着香港和国外的投资商纷至沓来,上海经历了都市重建,人们发现,浦东地区的天际线与香港惊人相似。


上海和香港,一直以来,人们乐此不疲地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比较,双城故事还在继续。


部分文字来源:①新闻晨报《北角的上海踪迹》一文,星期日周刊记者韩小妮摄影报道;②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一书。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