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2020长三角区域臭氧浓度下降31.4% 改善幅度明显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1-14 15:51
1月14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介绍,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边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中加强生态环境的协作是一体化发展当中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协作的机制建立上共识度高,机制建的比较早,2013年的12月是国务院批准成立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纺织协作机制,2015年的11月,又经国务院同意,建立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这两个机制都是由三省一市和国家13个部委共同组成联合推动,帮助我们相关协助工作,国务院明确长三角的大气和水污染协作机制是由上海牵头,办公室设在上海,在这个机制成立以后,长三角区域应当来说我们按照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原则,逐步的深入推进区域的环境协作工作,效果很明显。同样大家关心的PM2.5臭氧浓度的问题,整个长三角区域41个主要城市十三五期间2020年41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是35微克/立方米,十三五期间下降了31.4%,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果。 上海市2019年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今年长三角41个城市平均水平达到35微克,也说明了长三角总体上正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当然这个城市之间略有差异,我说的是总体水平,大家改善的幅度也很明显。在整个长三角的生态环境协作当中,上海因为办公室设在上海,明确上海牵头,大家一起共同推动协作机制。我想发挥作用的话主要是几个方面:协作机制成立以来,一是主动服务、积极做好协作小组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编制印发并分工落实《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深化治理方案(2017-2020年)》《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各年度重点工作等,并做好跟踪调度评估的相关工作。二是紧抓跨区域、跨流域重大问题,有序推进各项协作重点任务。推动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联动、柴油货车污染协同治理,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各项低排放控制措施,推进长三角地区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毗领地区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协同治理,加强太浦河水质预警联动等。三是强化基础支撑。建成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城市大气复合污染重点实验室,组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四是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区域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创,推动落实区域环境信息共享、环保信用联合奖惩和重要跨界水体联保等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