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视频 | 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与应对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实习生 涂嘉琪

2022-08-22 16:43

最近有个新闻受到很多家长的关注,一家医院开设的学习困难专科门诊,可谓是一号难求。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永远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但其实除了学习之外,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容忽视。那么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键因素,随着时代发展都呈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又如何提升父母的健康素养呢?本期大咖说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教授,请他来聊一聊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与应对。


【新时代发展下的儿童健康新问题】


主持人张译心:于院长,我们知道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其实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青少年的健康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以前相比影响他们健康的关键因素,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于广军院长:刚才谈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从这些年来说,总体的健康水平在不断提升,一方面表现在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水平,包括身高、体重在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感染性的疾病,比如说肺炎,它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在不断下降;另外一方面,随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一些新的健康问题,这也是我们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


举例来说,在环境因素方面,比如外部的一些花粉、污染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儿童的过敏性疾病在不断增加。在2016年中国曾经做过一个0到24个月孩子的调研,有40%的孩子对食物过敏。除了对食物过敏,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感受到有些孩子有过敏性的鼻炎、湿疹、哮喘,这些都属于过敏性相关的疾病,这个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是和学习方式有关系的,比如说近视,2018年曾经有一个调查表明现在小学的近视率在36%,初中的到70%,高中近视率已经到80%。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的近视问题也是高度关注,并且专门做出批示。近视的造成一方面可能是课业负担的加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屏阅读,现在看屏比较多,比如说看ipad、手机、电视,尤其是在疫情封控期间,上网课比较多,孩子的视力压力增加了,这也是造成近视加剧的重要因素。



第三,和饮食也有关系,饮食影响的因素首先是肥胖,现在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比较高,一定因素造成性早熟、性发育的提前,儿童医院性早熟门诊就诊量也比较大,和我们饮食当中一些类雌激素或者雌激素类含量增高的食品有关。比如说一些补品、水产品,里面可能含有一些类雌激素的成分,会对孩子的发育,尤其是性发育造成影响。


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和我们生活方式以及分娩方式相关,比如前面谈到的学习困难门诊,主要针对的是多动症,影响多动症发生的因素比较多,与一定遗传因素有关,和分娩方式比如说剖腹产在一定程度上,有研究和多动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性,除了这个我们教育方式等等也都有一定的关联度。所以说生产、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包括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青少年健康的疾病谱发生了重要改变,像我们前面谈到的这个过敏、肥胖、近视、多动症,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倡导未病先防 正确树立三级预防理念】


主持人张译心:那我们说儿童青少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关注他们的健康问题可谓是意义重大,那您认为要如何推动儿童健康与发展?实现的途径又有哪些?


于广军院长: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我们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在预防里面讲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指病因的预防,就是要改变影响我们疾病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运动、学习方式。第二级预防是指我们早期发现,通过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进行诊治。第三级预防是发现以后,已经得病了能够及时诊治,防止加重,我们树立三级预防的理念,尤其是一级预防,我们能够未病先防,而要达到未病先防,就需要开展我们的科普教育,让大家了解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采取比较有效的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防止疾病的发生。



【儿童医院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科普教育】


主持人张译心:于院长,刚才你也提到了科普,那在构建互联网加精准健康科普体系方面,咱们儿童医院有哪些优势呢?


于广军院长:儿童医院的优势首先是品牌的优势,上海市儿童院是中国第一所儿童医院,是中国儿科发展的摇篮,它成立于1937年,今年已经85周年,在儿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病专科的品牌优势,包括前面谈到的疾病,比如说过敏性疾病,涉及到多个科室,组建了过敏的整合门诊;性早熟门诊体现了中西医结合诊治特色,近视方面也就是视力中心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形成了品牌,所以首先是专业品牌的优势。



第二,我们在开展科普当中,是以互联网加作为主打特色,也是考虑到家长是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已经习惯了互联网方式,儿童医院最早在2014年就推出微信号,现在已经有156万粉丝,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微信服务号,接触到很多新的科普知识。


第三,用了新媒体也没有忘记传统媒体,传统媒体除了《0到6岁育儿手册 第三版》,还有《儿童医生说》,适合愿意纸质阅读的家长,还有和媒体的合作,尤其是和医聊大咖说、上视开展合作,和哈哈少儿做出融媒体开展宣传。


【医教家三者结合,共同关注儿童健康】


主持人张译心:那现在其实重视科普的医疗机构有很多,那您觉得咱们的项目创新点在哪里?


于广军院长: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我觉得是两个点。第一个点,体现医教家的结合,我们前面谈到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涉及到的主体,在家里面有家长,在学校里面时间也很长,要有教师,然后再就是我们的医疗工作者,这三者要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医疗工作者要把相应的知识传播给家长和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把三级预防的理念贯穿进去,让家长和老师能够知道健康科普的知识,能够及早地做出干预,预防发生。如果已经有了,能够及早地做出处置。举例说儿童动动症,我们医教家结合就是把这些知识告诉学校和家长以后,能够早期发现苗头,发现苗头进行筛查,比较轻度的进行行为干预,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够进行药物的干预,同时结合互联网新媒体,让大家接触知识更加方便可及,加强互动我觉得是较佳的结合,也是一大特色。


第二个点,我们要最终要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不仅仅是考虑知识的传播,要跟进知识传播后,家长有没有掌握好这些技能,这些技能做了以后,有没有很好的、有效的干预,干预以后有没有好的效果。形成pdca的闭环管理,来确保我们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


【互联网科普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持人张译心:那在实施项目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过哪些问题,未来准备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于广军院长:在实施的过程中碰到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家长去接受这些知识,家长都比较忙,如何让家长更加方便可及的接触这些知识,第二个碰到的问题是在这些疾病中,因为它是慢性的、时间较长的,是涉及到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非常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医从性的问题,就是说他知道是正确的,但他坚持不下去。那么如何来提高医从性,能够让他持续做下去。


第一个问题我们觉得是根据不同的患儿家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的方式,有互联网也有传统媒体,还有线下的儿童健康大讲堂、儿童的健康月报、书籍,等于立体式的健康科普。



第二个是如何能够保证取得实际的效果,当然一方面我们是建立一个项目,通过建立项目的方式,有一个项目的干预小组,不断的进行追踪,尤其对重点的高危的人群,要重点的进行跟踪,也就说对一般的是做教育对重点的要做跟踪跟进,进行干预,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也在尝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说我们对哮喘的孩子,现在尝试用物联网在他家进行监测呼吸功能,监测用药情况,建立了一套智能雾化的家用设备,来追踪使用情况,还有对多动症,实际上建立了相应的APP来追踪使用情况,通过项目管理小组方式,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健康科普渠道,加上一些新的物联网手段,希望这些手段能够综合起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真正帮助这些孩子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促进父母健康素养提升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主持人张译心:前面我们也提到了,父母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他们的健康素养可谓是十分重要,那父母怎么做才能促进自己健康素养的提升?


于广军院长:父母确实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孩子现在很多家长其实还是非常关心关注的,但也会存在一些情况,有些年轻父母可能会把孩子让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他们的一些传统方式,和现在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照顾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但对孩子的健康,我们作为父母还是要高度关注的,关注孩子的成长,除了我们传统的关注体格发育,还要关注他的心理状况,关注前面谈到的过敏、近视、肥胖。


第二个是要学习一些健康教育的知识,尤其是我们前面谈到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主要问题的相关知识。


第三,要对一些监测指标有一定的了解,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在体检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儿童医院专门设有儿童体检门诊,有利于帮助孩子对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



主持人张译心:儿童青少年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也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健康科普手段推动儿童健康与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践行健康中国理念,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重要环节。我们希望在医疗、机构、媒体、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实施高质量的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为提升上海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来赋能。非常感谢大家收看由光明乳业冠名播出的医聊大咖说,非常感谢于广军院长做客本期节目。


专家介绍



主讲专家:于广军

研究院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

全国妇幼保健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儿科医师协会儿童保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

主编《高危儿管理》《0-6岁育儿手册》等著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