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欧洲雪崩式驱逐俄外交人员 俄欧关系彻底破裂?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臻
2022-04-06 20:24
发生在乌克兰基辅附近的“布恰事件”,给俄乌局势增加新变数。近两天来,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官驱逐战”,让本就已脆弱不堪的俄欧关系进一步走向黯淡。
俄欧政治互信已至冰点
当地时间4月5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在一份公告中称,俄罗斯驻欧盟使团19名工作人员从事的活动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与他们的外交官身份不符”,为此被欧盟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欧盟要求这19人离开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但未明言具体离境期限。
无独有偶,近48小时内,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多国也相继以“国家安全”“进行非法行动”“不受欢迎”等理由,宣布驱逐多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其中,意大利驱逐30名俄外交官,丹麦宣布驱逐15名俄外交官,瑞典驱逐3名俄外交人员,西班牙驱逐约25名俄使馆人员,拉脱维亚驱逐13名俄外交官并关闭2个俄驻拉脱维亚领事馆,爱沙尼亚驱逐14名俄外交官并关闭俄驻纳尔瓦领事馆……据不完全统计,4月4日至5日,约有超过200名俄外交官被欧洲多国驱逐。
而在“布恰事件”发生前,西方十余国已陆续宣布驱逐了超百名的俄外交官,再加上过去这两天的“驱逐大战”,俄罗斯“自由媒体网”对此评论称,西方对俄罗斯外交官的驱逐已呈现出“雪崩式”特征。
俄罗斯驻法国大使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虽然目前“布恰事件”的真假还有待调查,但欧洲各国就已迫不及待采取了“协调一致”的行动,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的表达,因为近期,欧盟内部在讨论是否要追加对俄罗斯的制裁时,各国难以达成共识,但同时欧盟又需要保持对俄罗斯的政治和外交压力。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采取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做法,就成为了一些欧洲国家的政策选项。
而这种“外交驱逐战”客观上也给本就缺乏互信的俄欧双方,造成了更多沟通交流的堵点。作为外交人员,本身的职能之一就是增加本国与所在国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在目前俄欧对立的情况下,保持和加强外交层面的沟通尤为重要,这对减少误判、保持双方相对缓和的关系至关重要,而此番欧洲多国将俄罗斯外交人员驱逐,显然对俄欧双方的沟通交流都没有好处。
“这也显示出,受俄乌局势持续的影响,俄欧间的政治关系目前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虽然现在还很难说是完全割裂的状态,但至少在短期内,双方的政治互信可以说已达冰点”,崔洪建说。
俄方反制加剧欧洲分歧
面对欧洲掀起的新一轮“驱逐外交战”,俄罗斯多名高官一致进行谴责。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4月5日表示,欧洲国家驱逐俄外交人员的行为目光短浅,这将导致俄欧沟通复杂化。此外,他还表示,驱逐俄外交人员的行为最终将招致俄罗斯对欧洲的反制措施。
而此前一天,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称,“驱逐外交官是对一国施压的廉价举动,除了进一步损害国际关系外,什么也改变不了。如果再继续下去,那么就是时候给西方大使馆上锁了”。
俄罗斯接下来会如何反制?崔洪建认为,俄方首先会提上日程的反制措施就是驱逐欧洲国家的外交官。同时,俄方还会在其他经济领域加强反制能力。
事实上,自3月下旬以来,随着“卢布结算令”等一系列反制举措的出台,俄罗斯已经在反对西方制裁的问题上拿回了部分主动权。3月31日,普京正式签署天然气卢布结算法令,宣布俄罗斯向“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时,只接受以卢布进行结算的形式。4月1日起,“非友好国家”公司应当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再经由此账号支付所购买的俄罗斯天然气。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打出了限制国内资金外流、以黄金锚定卢布等一系列反制“组合拳”。
仅一道“卢布结算令”就已让卢布止跌转涨,还让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盟立马紧张起来。在刚需面前,欧盟内部出现了不小的分歧,有的国家选择硬扛,有的国家则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了更务实的做法。比如,斯洛伐克经济部长就表示,“如果有条件用卢布支付天然气,我们就会用卢布支付,天然气供应不能被切断”;俄供天然气达80%的奥地利也表态称,“抵制俄罗斯天然气是不切实际和错误的”。
崔洪建表示,围绕着“卢布结算令”的接受问题,欧洲内部的分歧不仅体现在成员国之间,也体现在各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对于多数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国家来说,要维持经济、维持民生,仍然是各国政府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卢布结算令”给俄欧能源关系实际上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或将迫使欧洲国家接下来加快能源转型与转向的速度,今后,俄欧之间在能源方面,完全脱节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博弈”还将长期持续
而眼下,欧洲也正在把反制手段拓展到了能源领域,显示出了欧洲能源“去俄罗斯化”的趋势。
当地时间4月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议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包括拟禁止每年从俄罗斯进口价值40亿欧元的煤炭,对俄四家主要银行实施全面交易禁令,以及禁止俄罗斯及由俄罗斯经营的船只进入欧盟港口等。
除了依赖性较大的天然气,短时间内难以切割俄欧联系外,崔洪建预计,相对依赖度较小的石油,或许接下来也将被欧洲放上对俄罗斯制裁的名单上。“欧洲能源领域的‘去俄罗斯化’应该说是很难避免的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能源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将随之发生较大变化,除了影响价格以外,能源供应的布局、流向也会出现相应改变”。
此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方案也在酝酿中。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在简报会表示,美国、欧盟及七国集团预计将于6日宣布对俄新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在俄罗斯的所有新投资,加大对俄罗斯的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制裁,以及对俄罗斯政府官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制裁。普萨基称,美国还将禁止俄罗斯使用美国银行储备偿还债务,此举的部分目标是消耗俄罗斯的财政资源。英国外长特拉斯称,“我们协调一致的制裁,正在将俄罗斯经济推回苏联时代”。
崔洪建注意到,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在近期都显现出了新的变化。从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来看,它们已经超出了以往“试图改变俄罗斯政策”的目标,而是把长期削弱俄罗斯的能力,尤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而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最近的反制裁措施,也提出了颇多比较长远的目标,比如要改革国际秩序、塑造对俄罗斯更有利的国际环境等等。
“从这些致力于长期效果的制裁与反制裁目标来看,西方和俄罗斯的博弈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并不完全会围绕着俄乌冲突来进行,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双方如何评估自身的制裁能力、对方应对制裁的能力,以及给己方造成的损失程度等。双方将会根据实时动态,来评估他们各自制裁的手段和范围”,崔洪建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臻)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