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视频 | 疫情期间的心理热线:若感焦虑恐慌 线上问诊专家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抒灵 张凯

2020-02-05 22:26

非门诊时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部主任的仇剑崟主任仍然会时不时接到各种患者的来电——有的是孕妇主诉自己的焦虑和恐慌,有的是原先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示自己更加易感和悲伤……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尽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门诊量与往日相比下降了很多,但医生们的工作并没有减少。通过在线问诊,专家的手机号相应地接进了线上平台,为患者们提供服务。手机成为了医生们的重要看诊工具。



“能够感受到这次疫情对普通民众尤其是易感人群的影响。”仇剑崟主任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以前患者们来看病,都是希望能坐下来多和医生聊聊天的,但是现在有一些患者甚至不敢坐下。我看得出来他浑身紧张,着急回家。”针对这样的状况,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时开通了“健康云”服务远程在线为市民提供心理援助,平均每天服务120人次。除此之外,中心还特别推出了线上自测小程序,只要扫码回答问题,就可以通过测评结果大致了解到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情绪水平,并选择是否需要就诊。



已经持续运营了30年的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5”从2月4日开始增援武汉。也就是说,通过中转站,武汉市民及医护人员拨打本地的心理援助热线时,电话可能会被转到上海的心理医生手机里。“为了尽可能地帮助到武汉市民,我们增派了40名医生,而且热线是24小时的。不少医生白天上班,深夜甚至凌晨仍然在接电话。”仇剑崟主任表示,尽管医生们十分辛苦,但值得高兴的是,大部分来电者在挂上电话前都对医生们表达了好评和感谢。增援开始后,热线接线量大幅上升。“这意味着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疫情发生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情况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们踊跃报名,自愿支援武汉及上海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与一线医务人员共同工作。报名的20位医生中,有16位是高级职称医师。截至目前,共有4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已经奋战在了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时刻关注肺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情绪。


此外,成立于上海的“希望24热线” 400-161-9995也在疫情爆发后开通了“安心防疫”专线,截至目前已接进防疫相关的来电近700通,占总接听量的30%。近期,热线还加开了公众号社群“安心防疫贴吧”,为有需求的人士提供服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抒灵 张凯 编辑:傅群)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