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4″
新闻放大镜

视频 | “一元秒杀大月饼”引发抢购 “标价错误”可免责?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陈昱卉 翟静

2024-08-27 14:04

中秋佳节在即,月饼销售也将开启一年一度的销售旺季。近日,云南老字号嘉华食品在电商平台上发起了“一元秒杀一枚大月饼”的促销活动,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但不久之后,嘉华食品又宣称是“标价错误”,希望消费者退单。此举引发一片吐槽。究竟怎么回事?



记者调查发现,8月21日凌晨,嘉华食品淘宝旗舰店开售“一元月饼”。据多位消费者分享的购买页面截图显示,这款净含量400克/枚的云腿团圆大饼原售价为39.9元,秒杀价1元,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这一消息很快在社交平台传开。凌晨,许多人涌入店铺购买。有不少人购买了上限数量的99枚月饼,又换另一个账号再拍下99枚。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有消费者下单了1550枚之多。


几小时后,嘉华食品的购买界面上出现了一则《致歉函》,其中显示,由于内部操作失误,导致将团圆大饼错误地以到手价1元上架销售,短时间内售出了600万枚,此举预计会造成数亿元经济损失。信中称,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尽快提供解决方案,并对愿意主动退款的消费者表示“万分感谢”。



公开信息显示,嘉华食品是一家云南烘焙企业,已被列入第六批“昆明老字号”名单,连锁门店近300家。


事件发生后,记者从多位消费者处和多个维权群中了解到,消费者的诉求主要包括:坚持等待发货,获得全额退款之外的更多补偿或赔偿。他们对于嘉华食品的致歉并不买账,认为一元秒杀的商品链接存在时间并不短暂,其间,商家还将购买数量从不限购改成了限购99枚,那么,“他们有时间设置限购,难道就没法及时下架吗”?还有消费者指出,嘉华食品此前也出现过低价活动不发货的情况,因此质疑商家在进行炒作和恶意刷单。


对此,嘉华食品通过媒体表示,之前并未发生类似事故,此外已向多位消费者提供全额退款、5元红包、10元优惠券的补偿。



记者注意到,就在商家和消费者博弈的同时,电商平台似乎也有了动作。部分消费者提供的聊天截图显示,他们通过平台投诉,获得了平台的5元延迟发货补偿红包。还有截图显示,平台建议消费者另行购买,并将对商家不发货行为作出相应处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难理解,对于消费者来说,退是情分,不退是本分,既然是在遵守平台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购物,其权益理应得到充分保障。不过,从商家角度来看,因为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确实也难以承受。至于商家是否存在恶意刷单行为,仅凭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一时之间难以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就在今年8月,电商平台一家厨电网店员工发帖称,因店铺优惠条件设置失误,一夜之间被消费者以低价下单四千多单,成交金额约1200万元,实际货物价值约两个亿,远远超出店铺能力范围,导致网店不得不闭店。


无独有偶,去年9月,某纸品商家误将纸巾价格由56.9元/箱设置成了10元6箱,声称造成损失超千万元;此外,2021年,某饮料商家也是在设置优惠条件时将79元/箱的价格设置成3箱10.55元,声称造成损失超过4000万。这两个案例中,商家因后续给出了承诺发货、赠送商品的方式,以主动担责的态度,收获了一波消费者的好评。


不过,在一些类似的纠纷中,也有商家因不愿负责而被消费者起诉至法院,而各地法院裁判结果不尽相同。有些判决认为消费者与商家间的合同有效,即便标错价格商家也应发货,也有些判决没有支持消费者的诉求。


记者还注意到,除了明显是因操作失误导致爆单的情况,确实有一些店铺会利用“低价秒杀”作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下单之后又拒不发货,要求消费者退款。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低价促销不发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找到200百多个相关投诉。大多涉及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欺骗消费者退款等内容。



那么,在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下,商家有权决定不发货吗?如果真的存在以低价为噱头来诱导消费者下单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律师游云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确实是商家在价格设置时发生失误的,那可能构成民法典上规定的“重大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可以主张撤销相关的订单。但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这个撤销行为要在90天之内作出,并且应该是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去诉讼或者提起仲裁来解决,而不是直接的不发货或者关闭订单。出于诚信经营的考量,建议商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去履行合同;确实没有能力的,也可以按照消费者的支付金额大小、活动差价情况、商品是否具有可替代性等因素与消费者协商补偿或赔偿。针对此类纠纷,法院在判决时,一般也是既要考虑消费者权益,也要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商家承受能力。因此,这类纠纷的解决更多是靠调解来平衡双方利益。


游云庭同时表示,如果低价秒杀是恶意行为,从民事角度来讲,就不属于“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情形,商家不具备撤销合同的条件,应按照约定进行发货;另一方面,恶意低价或利用低价虚假宣传,有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从而受到行政处罚。


游云庭指出,此次事件也再次给众多商家敲响了警钟,最好的防范还是要从源头下手。建议商家完善操作系统,例如设置价格过低预警,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尽量预防失误的发生。同时,对待每一次优惠券和价格的设置,一定要谨小慎微,多重审核。同时,平台也应在系统设置上对于促销价格、销量有特别提醒。在纠纷发生后,也应当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在发生纠纷时,提供投诉渠道,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 陈昱卉 翟静
责编: 金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