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新闻透视:社区食堂的“花样经”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刘逸然 许馨元 丁家伟 吴振华
2023-11-29 21:25:40
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用餐的“社区食堂”,在上海已经不鲜见。目前,上海共有1600多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最近不少社区食堂还屡屡登上热搜,里面的新服务、新功能,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甚至还成为了年轻人的食堂。如今的社区食堂“卷”出了什么新花样?
松江区新桥镇的这个社区食堂,最近很火,午餐时段,人声鼎沸。这里的居民说:“15元蛮多菜,真的蛮好。”“有时懒得烧饭,就过来买了外卖带回家也可以,实惠一点。”
稀奇的是,这家社区食堂,还专门有个外卖窗口。两个多月前,食堂开始试水外卖服务,上线之后,单量不断上涨,取餐的外卖小哥,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称:“每天顾客量大概在700人左右,外卖单在七八十份左右,一直在增长。”
而如果下单外卖的是周边社区里的老年人群,还可以享受到专门的补贴。
70多岁的娄老伯和龚阿姨两口子身体都不太好,此前常为能吃上一顿热饭菜而苦恼:“家政阿姨有时还要请假,吃饭怎么办呢?社区食堂365天都开的,我们就盼着。”
社区食堂开通外卖服务后,居民区工作人员,上门手把手教会了老两口如何在线点单在线结算,一份十几元到20元不等,2个荤菜,2个素菜加一个汤的套餐,很快就热腾腾的送上门来。属地60岁以上老人,每单都可以享受到补贴,如果本就是松江户籍的,还能叠加区镇两级的补贴,最高16元,而且配送费也能享受减免。
“年纪大了,社会还是有人来关心我们,觉得心里很激动的。”娄老伯说道。
为了能让老年群体得实惠,属地一方面引入公益基金,还和配送平台达成了协议,老年餐的配送人手问题也解决了。
新桥镇社建办主任张慧告诉记者:“配送费的问题,一是社区食堂做了一部分让利,同时与饿了么通过协商,也做出部分让利,最后居民主要出少许的一点点,各个地方抠一点,就把这个事给做成了。“
目前,全市已有1600多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不仅深受老年人的喜欢,不少还成为了年轻人也热衷的打卡地。随着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加入,社区食堂越来越“卷”了起来。
上午11点不到,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的这家社区食堂,队伍已经蜿蜒曲折排到了门外,不少来就餐的居民,还带着餐盒。居民们称:“带回去吃,晚饭也解决掉。”“老年人打85折,大排骨12块,很划算,很灵,味道也好。”
这家社区食堂,之前其实是一家老年福利院的内部食堂。因为开在一楼临街,市口又好,上个月,街道和福利院商量下来,打开了围墙,让它成为了区里首家对外开放的养老院食堂。
据乐宁老年福利院院长刘娟介绍:“临近马路,又在市中心,而且周边的社区居民也比较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2000张卡。”
养老机构提供了场地,而运营,区里则请来老字号梅龙镇酒家帮忙操刀,招牌一出,甚至还吸引了一些跨区前来的吃客:“慕名而来的,名牌饭店厨师掌勺。”“我们浦东特地过来的,路上一个小时,换两辆公交车过来的。”
食堂里还留出了一间包房,方便来看望老人的家庭,安心聚餐,尽管翻台率低了,但街道还是做了这笔看起来“不太划算的买卖”。
“把孝亲敬老、养老护老的因素考虑在里面,给他们更多的贴心的服务。”江宁路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胡玲芳说道。
而未来,社区食堂的功能也许将不止于一顿餐食。阅读区、放映厅……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都有望在食堂里对外开放,给三餐五味添上更多人情味和烟火气。
江宁路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许海樱称:“现在其实有更多的白领来用餐,不单单是一个食堂了,就像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大餐厅一样,可以订餐、有包厢,老百姓会非常开心。”
小小的社区食堂背后连接着千家万户,如今的社区食堂,还实现了从“老龄”到“全龄”的跨越,越来越多的“食堂+”的服务和功能被纳入进来,成为了新的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希望上海“卷起来”的社区食堂,能够坚持公益性,走上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道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记者:刘逸然 许馨元 丁家伟 吴振华 编辑:由由酱)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