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9″

视频 | 小微脱微记(二):“研发”的动力

新闻透视

​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慧莹 顾克军

2020-12-23 14:45

小微利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年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市场主体;小微企业从创建到成长,很多时候需要久久为功,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成功变身的小微企业,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在研发创新上,始终投入,始终坚持。



研究人员说:“这套离子银锌抗菌,能在一定的时间杀灭有效的细菌病毒。”


这套特别的筷子,5月才刚出成品,现已卖掉了几十万双,加上系列抗菌餐具,半年来为企业带来了500万营业额。   


餐具高附加值的奥秘就在于里面添加的纳米抗菌剂。它的研发方朗亿公司近10年来,一直专注做高分子新材料。像这款抗菌筷原料所用的抗菌剂,能缓释银、锌、铜等离子,对650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甚至灭杀作用。


研究人员说:“加了抗菌剂的,基本上培养皿上是看不到任何细菌了。这是没有加抗菌剂,可以看到表面密密麻麻分布了好多菌落。”



和很多小微企业类似,朗亿在创立头几年,手头相当拮据。2012年,企业第一款新产品投入市场时,销售收入只有300多万,而当年研发费用投入也有近300万,公司利润为负。尽管如此,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没有缩水,从2015年开始还逐年拔高。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潘虹介绍:“我们公司从2015年开始,研发费用投入以每年40%的比例在增长,5年时间合计投入将近2000万研发费用。”


朗亿公司所在的办公楼,看上去有点简陋,里面的"含金量"却极高:团队成员8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前几年,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碰到了棘手难题,是人才储备解了燃眉之急。


财务负责人潘虹还说:“这个是原料,当时向国外供应商采购的时候,跟我们报价是1000块钱一公斤,当时我们觉得很诧异,因为成品才500元一公斤。国外卖这么贵,我这个产品就没办法真正量产开发,我们咬紧牙关,花了一年半时间组织攻关。” 


克服原料障碍后,公司开发出了新型抗水解系列产品,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塑料薄膜等工业品,并入选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经过7年的发展,朗亿在今年成功脱微。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唐晓峰介绍说:“每当我们有一个新的品类出来之后,那么我们的整个企业发展,不论从人数规模还是到客户数量,还是到市场规模,都会跃上一个可以看出来的台阶。”



再穷不能穷研发,依靠创新、提升竞争力,是不少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均诺电子是一家为车企提供智能控制氛围灯、智能传感器等产品的企业,办公楼里整整一面专利墙,十分显眼,2018年,企业就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均诺电子负责人说:“灯光会呈现一个流水的效果,锁定一种状态,会一个颜色呼吸。”


暗房里正在测试的这款触控氛围灯,可以说是属于未来的产品,目前汽车上还没有批量化使用。


总共110人的企业,1/4以上是研发人员;拥有的软件系统都价值不菲,最贵的一套就要200多万。理工男团,争分夺秒模拟,储备未来几年,整车厂可能会需要的新产品。


技术部光学工程师余由利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我们现在开发的好多产品是创新的,现有市场是没有的。”



新产品会带来新增量,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捷豹路虎等汽车厂商都是均诺客户。2019年,企业还属小型微利,资产总额4000万元;而今年,资产总额已超6800万,实际利润额达405万,成功迈过小微企业上限。曾经的小作坊,已成长为松江智能制造的代表性企业。


上海均诺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东平说:“如果今年没有4000万的新的业务增长,那今年我们可能跟去年同期相比还可能有萎缩,所以必须有新技术研发才能形成产值的增长。”


今年,上海有4800家企业,脱离小型微利企业行列,在资产总额、从业人员或利润上,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长。除了市场带来的机遇,脱微的每本账背后,有偶然,却一定也有必然的因素。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慧莹 顾克军 实习编辑:庞心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