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

视频 | 谷爱凌“忘恩负义”?美媒诋毁北京冬奥 好酸!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2022-02-09 17:22

大家好,我是一叶。这几天,冬奥正火,我们忙着看比赛,给运动员加油鼓劲儿,但不少外媒却酸成了“柠檬精”,各种煽风点火、找茬挑事儿。


福克斯新闻直接把矛头对准了谷爱凌,指责她为中国而战。评论员言辞激动地表示:“我想我们唯一能想到的词就是忘恩负义,她(谷爱凌)背叛了抚养她的国家”。


美国之音:谷爱凌代表中国征战,“体育移民”有悖奥运精神。


CNN:中国的奥运明星是.......美国人。


《华盛顿邮报》:“她(谷爱凌)可能成为美国的下一个奥运巨星......要是她不为中国比赛就好了。”



从直接“开骂”到挖苦讽刺,美媒又一次“双标”了。之前有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入籍美国的时候,它们可不是这么一副“嘴脸”。


《国会山》报:美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尖运动员,我们慷慨的移民制度是奥运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京奥运会上)至少有34名美国选手不是美国出生的,但他们自豪地代表美国。


《纽约时报》:自2000年以来,外国出生的体育明星一直在为美国奥运奖牌榜做出贡献。2005 年 12 月,小布什特别立法,让三名外国出生的花滑运动员加急获得了公民身份。



敢情在美国眼里,只有自己才能赢。运动员“移进来”是“为了梦想拼搏”,“移出去”就是“违背体育精神”。


美国本就是移民“大熔炉”,通过吸引全球人才,成为世界强国。以前,中国也曾有优秀的运动员为了个人发展等原因,加入美国籍。如今,中国发展了,有中国血统的谷爱凌为中国而战,这有何不可呢?而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呢?



这种“小家子气”的反应反倒映衬出了美国挫败和衰落,随着中美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美国对于中国的任何一点点进步都异常敏感,十分惧怕。美媒老说中国需要奖牌来证明自己,我看,倒是美国现在更需要奖牌来证明自己依旧是“世界老大”。


而谷爱凌的金牌,就是给美媒的最好回击!赛前说“谷爱凌是美国人”的CNN也灰溜溜地换了标题:“中国的谷爱凌获得金牌”!



除了攻击谷爱凌,美媒还因为开幕式火炬手迪妮格尔发生了“内讧”。


因为迪妮格尔是来自新疆的运动员,NBC的主播格思里在解说时评论道:这一幕是对西方的"直面回击"。


这一句话,引发了不少右翼媒体人的“怒骂”。“格思里为中国政府工作吗”? “格思里,中国感谢你的服务。”“格思里,是中国的宣传喉舌。”等等



最夸张的还是《华尔街日报》,直接大标题写道:“迪妮格尔在“点火”后的第二天消失了”。可2月5号,迪妮格尔明明参加了比赛,接受了采访。


其实,这几天在看外媒的时候,我感受了它们的各种奇葩写作方式,前面讲着冬奥,某段开始突然话锋一转,谈起了“自由、民主、人权”,大肆炒作涉疆、涉港等问题。


但像《华尔街日报》这样造谣得如此“具体”的,还真是不多见,这是造谣造出了新高度,直接侮辱读者的智商。


英国政治分析家汤姆?福迪评论说,如果开幕式中没有少数族裔做代表,会被认为是“种族灭绝”的证据。现在有了代表,又被认为是搞文化压制和“操纵受害者”, 怎么做都不讨好。


要我说,某些人就是一张嘴两张皮,横说竖说都有理,他们一口咬定新疆存在所谓“种族灭绝”,我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因为他们无视真相,只管借着冬奥政治炒作,达到自己的政治议程。


除了攻击中国运动员,外媒还挖空心思批评北京冬奥的组织活动。


有质疑中国的核酸检测标准的。《德国之声》认为,中国的新冠检测标准太高,一些西方国家的“健康人”,在中国被检出阳性。我觉得德媒这角度也搞笑,在中国的检测标准下,真阴性阳不了,真阳性逃不掉。与其说中国的标准高,倒不如说是某些国家的标准低。降低检测标准,就能让疫情好转了吗?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


还有抹黑“中国驱赶外国记者”的。开幕式当晚,一名荷兰记者在交通管制区域内,未出示证件违规做直播被劝离。结果,到了外媒嘴里,这事儿就成了“干扰记者采访、限制新闻自由”。好在国际奥委会出来说了公道话,指出这只是孤立事件,不影响外媒对中方的报道。


还有挑刺北京冬奥“人造雪”影响气候的。CNN采访了各种“专家”、运动员,然后阴阳怪气地说,延庆和张家口的温度不够低,人工造雪消耗了大量淡水资源,运动员们在人造雪上比赛很危险。人造雪,并不是中国独创,在温哥华、索契、平昌冬奥会上,都有大量运用。而且我们的人造雪,科技又环保,造雪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雨水,对冰雪的硬度和粒径也有监测。“危险”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其实,这些“奇谈怪论”,不过是拜登政府对华强硬的大环境下,外媒的又一波“舆论攻势”。美国发起所谓的“抵制”,结果应者寥寥。于是部分媒体又转而在赛场上不断找茬,东拉西扯地炒作“人权”问题,攻击中国运动员。


但这种格局的报道和评论,终究“不上台面”,让人笑话。无论他们怎么攻击抹黑,怎么羡慕嫉妒恨,都改变不了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事实。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