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出版座谈会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2021-11-22 11:35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钊猷教授,前后费时两年多,于2021年11月推出新作《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出版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新书出版座谈会,邀请业内院士、领导和专家共议“学中华哲学思维,创中国新医学”。


2021年11月21日,汤钊猷院士《中华哲学思维:再论创中国新医学》出版座谈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8号楼3楼克非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处王庆华处长等领导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温泽远分别致欢迎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原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陈凯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廖万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等医学大家作交流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研究员作了书面发言。新书出版座谈会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主持。



樊嘉院士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汤钊猷院士表示祝贺。汤钊猷院士年届92岁高龄,仍思考不停,笔耕不辍。汤院士的新书是在对国内外医学现状的客观认识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和李其松教授多年医教研的经历,精心组织材料编写而成。新书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故中山医院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举办此次座谈会。代表新书的出版方,温泽远编审表示,经过两年多的酝酿思考,汤院士西学中的观点又向前推进一步,提出中医和西医需相互学习,建创中国新医学,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贡献智慧。


市卫健委王庆华处长代表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发言,他认为汤院士的这部新书对中国新医学进行了阐释,从哲学层面提出中医和西医如何结合。他表示,要将汤院士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考贯穿于当前的医学实践、医药管理服务过程中,并不断开拓、完善,为我国中医、西医的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在发言中热烈祝贺汤院士的新书出版。当下人类健康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现有的医疗模式应有所转变。汤院士这些年来高度关注并致力于研究中华哲学思维和中医药文化,提出了创中国新医学的理念。汤院士新作的出版在相当程度上也解答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对坚持践行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重,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给予了非常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院士代表复旦大学和上海医学院,对汤钊猷院士新作的出版表示最诚挚的祝贺。自2011年起,汤院士以八秩高龄笔耕不辍,先后完成“控癌三部曲”,是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标志性著作。汤院士又在米寿之年完成对“西学中”的振臂一呼,倡导时下中西医结合的适宜路径,完成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中为洋用的逻辑闭环。于九秩高龄的汤老又出新作,并升华到中华哲学的角度来观照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令后辈敬仰。



汤钊猷院士随后在座谈会上作主旨演讲。他认为,医学是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学科,“洋为中用+中华文明”,是有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新医学的。中医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所以中西医结合有可能是创建中国新医学的一条捷径。


汤院士在系统反思总结自己和李其松教授中西医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当前国情,结合前四部书中观点一步步推进、明确,对西学中的“中”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西学中,关键应当倡导“中华哲学思维”,进而将“中华哲学思维”提炼总结为囊括“易、阴阳、矛盾”的“三变观”:互变、恒变和不变,从而让人们以广义的科学观来认识中医,喜爱中医,从中医中药中找思路、找方法,中西医相向而行,互相学习,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优势和疗效。


汤院士认为,中国新医学的雏形已经出现了,这两年我国抗疫成绩胜欧美,就是因为我们国家采取了精准(核酸检测、疫苗研制)与模糊并举(戴口罩等)的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另外,中国医学不能长期成为西方医学的延伸,他相信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时,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一定会出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原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陈凯先教授认为,汤院士的这部新作是一部前瞻性、战略性和引领性非常强的著作,思想非常深刻,资料非常丰富,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对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中医药事业发展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廖万清教授,他很赞同陈凯先院士的发言,认为汤院士92岁了,还在积极地为中西医结合,为医学发展写著作,推动中西医的融合发展,是工程院的典范,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汤院士新书看起来写的是医学问题,其实它不仅仅反映了医学问题,更是包含了哲学思维和大智慧。汤院士写的这本书是用中华哲学思维来解释疾病和医学,适用于所有的健康问题,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熟悉的“混沌效应(蝴蝶效应)”,提示了开放性的系统,人也是这样,中医把一个人作为整体去看待,西医把一个人分成一块一块去看待,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推动医学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研究员作了书面发言。她认为,这本书是医学与哲学的汇聚,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汤院士从医经验与中华哲学的协力,是中国智慧与医学未来发展的对话,读罢令人回味无穷,必将引发医学工作者更多的思考。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业内专家,如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原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的王文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周平红教授等,以及上海市科普作协江世亮秘书长、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袁正平会长等,共计20余位专家在交流发言中,对汤院士的新书作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书提出的中华哲学思维“三变观”,让人眼前一亮,引发大家思考,希望医学界同仁尽早取得共识,尽早行动起来。这部书所承载的社会意义重大,极富指导性意义。


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的院士、领导和专家积极讨论,认为汤院士的“中国新医学”理念清楚,框架清晰,政府主管部门和业界应该作为上海中医药界的重大创新课题,据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取得更大的成果。樊嘉院长作最后总结,座谈会最后于热烈的掌声中闭幕。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