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剑指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准备好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9-03-06 21:31
“我在现场数了一下,昨天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台下一共响起58次掌声,其中谈及今年的工作任务就有43次,掌声最多、最密集的段落,首先是减税降费,其次就是优化营商环境。”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国民代表掏出了记“掌”本,引发一片会心的笑声。
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 巨云鹏摄
不止代表们兴奋,昨天一早在新闻发布厅看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媒体同仁,都为报告中那些振奋人心的数字而激动。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大家深知,中央政府如此力度的减税降费,对改善营商环境、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心,会带来何种积极的影响。
上海的“一网通办”写进报告——1274个事项接入,还不够
“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静下心来回顾报告,除了这些数字,大江东工作室发现,尤其值得关注,就是今年政府工作中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第一统筹国内国际,第二平衡增长与风险,第三个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活跃。”
因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源于亿万人民积极性的发挥,只要市场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大江东注意到,报告中有“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的熟悉表述——这“一网通办”就来自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对标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梳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上海实践中,观察“中国人民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如何渐渐释放,颇有意味。
上海政府网上,对“一网通办”建设工程相关审批项目的介绍
说上海的营商环境,必然要提“一网通办”,近两年放管服改革,上海着力推进一网通办,成效显著。
比如,上海组建了市大数据中心,开通运行“一网通办”总门户,初步建立公共数据的汇聚、互联、共享机制,基本做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总客服、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统一物流快递,
再如,通过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全程通办、全网通办、全市通办,到2018年底,上海市政府各部门共有1274个事项接入了“一网通办”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90%的事项实现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99%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确需到现场办的要‘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对标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简化审批、便利投资兴业的要求,上海确实可圈可点。
但上海决策层并不满足。就在3月6日上海团全体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再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表示上海将进一步的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
而此前,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李强就对“一网通办”提出更高、更具体的目标,足见其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简单列一下。
“要深入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优化再造,要实现政府部门公共数据100%归集、按需100%共享”
“加快电子证照归集和应用,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
“把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等要全部纳入‘一网通办’总门户,实现全覆盖,实现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进一网、能通办’。”
……
成绩已然不错,为何还有这样的高要求?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以一网通办为载体的放管服改革,究竟为了什么?
政府做好服务准备才是本份,以店小二精神推进“一网通办”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存在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现象,政府工作人员管审批、管发证、管罚款习以为常。
2013年起,中央开始推动简政放权,2014年强化放管结合,2015年又将优化服务纳入其中,形成放管服三管齐下、全面推进格局。
5年内,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压减超过1/3,同时大幅减税降费,由点到面推开营改增,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停征、减免1100多项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
“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得到全面印证。
在这个背景下,就能理解总理何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各级官员喊话,“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份,服务不好是失职”!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们在做会前准备。 巨云鹏摄
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早就苦口婆心宣说,“政府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当好了“小二”,才能让国家这个“大店”更繁荣红火。
公共数据互联互通,让各部门信息壁垒减少甚至消失,就是要把数据从以部门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
数据的汇集与分发,让到窗口办事的企业和居民免去一次次交文件、写资料的繁琐,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从技术和机制上保证政府部门具备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的行政效能,最终带来整体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增强,市场主体的活跃。
而这些,正如上海团代表、原经济日报社社长、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徐如俊所说,“增强竞争力,就是最大的安全保证。”
“一网通办”已经溢出上海,还有更多的“无法想象”就在不远处
去年九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开通,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同时发放首批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办理异地相关证照不必再跨省市跑,家门口直接申领。
异地办证,5年前还无法想象,如今已成现实,还有更多的“无法想象”正在不远处跃跃欲试。
“社保基金非常敏感,我没想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没有回避,第二还明确要降低”,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代表觉得,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容尤其珍贵,“真正体现出政府把困难、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实惠留给了企业、留给市场。”
十三届全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今年,上海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版,要求“一网通办”提升便利性,充分利用大数据,主动研判潜在服务需求,推送更多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更多“减证便民”举措,“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无疑顺应了报告的要求。
流程简化,方便了市场主体,但公平竞争才是市场经济核心。政简易从,规则越简约透明,监管越有力有效。
去年,上海率先制定实施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方式,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也带来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7%,增幅创近十年新高,民营经济投资同比增长21%的成绩单。
在北京春天明媚的阳光里,迎接挑战的信心油然而生。确实,思危方能居安,肯定成绩,旁听上海团审议,代表们正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条分缕析。
比如,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樊芸代表认为,特别是在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方面,报告说“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决不允许搞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决不允许刁难企业和群众”,“真是讲到了心坎里”。
要做的事很多,代表们的表情并不轻松……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