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为什么是上海Ⅱ④|建设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重镇:这支特殊作家队伍曾闻名全国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1-03 16:02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中央机关曾长设于此。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0年3月,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大幕即将开启之时,邓小平曾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那么,这张“王牌”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探寻上海的“王牌”成长之路。今天播出第四集《建设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重镇》。
第四集:建设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重镇
主持人:近代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上海的文化领域进行了必要改造与重要调整,做出新的规划,推动新的发展。上海的文化事业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
解放前的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当时上海的很多文化娱乐活动普通老百姓无法参与。解放后,这一局面马上得以改观。1950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成立,首辟工运史料馆、工人图书馆、弈棋室、健身房、乒乓室和剧场等。同时成立市宫文工团,下设歌咏、话剧、舞蹈、器乐4个分队。一年后,上海工人文学写作班创立,从中走出了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工人作家。1957年,胡万春创作的短篇小说《骨肉》一举获得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文艺竞赛文学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获得的第三个国际文学奖项。
孙甘露(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工人作家驰骋中国文坛的鼎盛时期,而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队伍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当时的上海文艺工作者面向人民大众,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主持人:除了文艺界,上海的社会科学学术界在这一时期在思想传承、理论创新等方面,也做出了可贵探索,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中有两件事影响深远,一个是《辞海》的编纂,另一个是《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
1957年9月17日,毛泽东接见了老版本《辞海》主编舒新城。舒新城向毛泽东提出编辑《辞海》修订本和百科全书的建议。毛泽东当场表示:“我极为赞成。你的建议很好,应写信给国务院。”
秦志华(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1959年《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成员包括苏步青、周予同、冯契、蒋学模、谈家桢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沪上顶尖学者,以及罗竹风、杭苇等一批文化出版界的领导。可以说,这是当时学术界、出版界的豪华天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今天,《辞海》经过了六次全面修订,精益求精、守正出新,也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主持人: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复旦大学是他到上海时的访问单位之一。当时,作为礼品赠予里根的是一部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被视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科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同类地图中质量最高、内容最全、印制最精的一种。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在复旦大学组织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室,同时联合全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前后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册,自原始社会至清代,都采用古今对照,有304幅地图、7万多个地名。可以说,这本地图集是至今为止国内外最权威、最详细、最准确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主持人:活跃的思想和文化创作,来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也来源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文化工作者用智慧的成果,传承发扬文化基因,赓续文化血脉,奠定了上海文化重镇的地位,也为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前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