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重逢2021⑤拉齐尼·巴依卡:"帕米尔雄鹰"永翔天际
时讯
看看新闻Kenws记者 冷炜 胡苏青 特约记者 罗震光 李洁
2021-02-15 09:00
2021年1月4日,41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不幸逝世。其实在牺牲之前,他一家三代接力守边71年的动人故事早已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拉齐尼·巴依卡用生命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优秀答卷,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树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隆冬时节,在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喀什大学人工湖畔,陆续有人前来吊唁。 今年1月4日中午,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途径人工湖边时,发现一名儿童掉入冰窟,危机关头,他第一个冲上冰面,在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因冰面突然坍塌跌入水中。同行的舍友木沙江·努尔墩立即拿来围巾,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施救,并目睹了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全过程。
“他说救孩子,救孩子,我把围巾递给他,他抓好后我把围巾往回拉,拉过来一米多冰突然裂开了,我也掉到水里面。我快上来时他说赶快救孩子,我回过头一看,他慢慢地在水里面沉下去了,再也上不来了,整个过程大约十分钟左右,他一直托着孩子。“回忆到这一幕,木沙江·努尔墩痛苦万分。
孩子获救了,英雄却就此长眠。其实,早在牺牲之前,拉齐尼·巴依卡已经就是一位英雄。他的家乡在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早在1949年起, 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就开始给部队做向导,巡边卫国,接力棒传了一代又一代。祖孙三代守边71年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
2017年,还在喀什军分区工作的王洪飞曾跟踪报道过拉齐尼·巴依卡与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共同巡逻护边的事迹。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特别是在中巴边境的重要通道吾甫浪沟一带,每次巡逻都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蹚上80多次刺骨的冰河。
“尤其是在每年九十月份,在吾甫浪沟巡逻的时候骑着牦牛去,牦牛巡逻一趟下来大概都要瘦个一二十公斤,你想对人而言是一种多大的挑战,但是一家几代人不计任何报酬,不讲任何价钱,为解放军当向导。”说起那段报道的经历,王洪飞不甚唏嘘。
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这是祖辈告诫拉齐尼·巴依卡的“家训”。近些年,家族获得的荣誉不少,大大小小的奖牌证书挂满了一个房间,但拉齐尼·巴依卡依旧秉持着他的赤子之心,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英雄牺牲的噩耗传回家乡,整个家族沉浸在悲痛之中。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她的爸爸此生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为国戍边,让她和弟弟上大学。她希望爸爸放心,一定会好好学习,实现他的心愿,把他的精神传给所有人,要让全世界知道,爸爸是个英雄。
塔吉克族人将天上飞翔的雄鹰视为英雄的象征,因此他们将拉齐尼·巴依卡称为是来自帕米尔高原的雄鹰,事实上像这样的雄鹰在当地还有很多。 新疆喀什拥有着中国最长的边境线,不少祖辈生活在当地的牧民和边民们,主动做起了护边员,协助当地的部队和边防戍守边关,近千公里长的边境线,留下了他们风餐露宿的印记,也见证着他们守护好祖国每一寸土的壮志雄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护边员队伍,目前已达1.5万余人,其中有一半在喀什地区。这些年随着条件的改善,巡逻线上建起了执勤房,护边员也备上了专业的卫星电话、望远镜等装备,在一些条件好的路段,还可以用摩托车代步。而这其中,也有身为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的功劳。
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阿力甫·木沙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展示了拉齐尼·巴依卡原本今年要带到全国两会的议案,里面依旧关注的是如何加大边境地区的投入力度。“他最大的心愿还是跟边境地区安宁有关,特别希望能够把国家的边境守好。”
在叶城县棋盘边境检查站,护边员们正在回顾拉齐尼·巴依卡的英勇事迹。相似的经历,不同的人生,看到动情处不少队员颇为感慨。 大家纷纷表示,会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守护祖国,守护边疆,努力完成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未完成的伟大事业。
之前,为了让拉齐尼·巴依卡等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更好的履职述职,自治区专门在喀什大学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脱产学习,让他们学国语、写汉字。曹立中教授是拉齐尼·巴依卡的思想政治课老师,在她的印象中,个头不大的拉齐尼·巴依卡,是班级中最勤奋、进步最大的一个,同时他的勤快、谦逊,让她一直感动不已。
“他非常尊重老师,我每次上课时,因为我年龄比较大,每次我黑板上写满字,他都会跑上来给我擦黑板,他说老师我来擦我擦的快,而且他每次都用抹布洗干净把黑板抹得亮亮的,我特别感动,这么名气大的全国人大代表,身上没有一点架子。”
在拉齐尼·巴依卡曾经学习的教室,班主任刘居红至今依旧习惯地坐在他的座位旁边。培训期间,每次课间大家都会互聊家常,在刘居红印象中,拉齐尼·巴依卡从不提任何要求,唯独提出一次请假,是想回去照料下家里的牦牛。
“他说他想把这些牦牛从红其拉甫边境的牧场找回来圈养在家里,当时我简单的以为这些牦牛是他们家的经济来源,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是带连队官兵巡边护边要用的。我特别的痛心,那一次因为客观原因他没有回去,如果回去的话还可以和家人见一面。”
刘居红说,她现在很怕进那间教室,也怕走过校园的人工湖。因为她至今都无法接受,自己痛失了这样一个好学生。
英雄的事迹,感动着社会各界人士,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缅怀拉齐尼·巴依卡。在他去世一个月之后,如今已是政委的王洪飞写了一篇文章,悼念这位舍生忘死的塔吉克兄弟。文章中写道:“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传承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去接力生命,其实拉尼奇也没有离我们远去,他永远在激励着我们。”
日前,拉齐尼·巴依卡被追授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喀什地区也组织了一支由他生前同事、老师等人组成的宣讲团,宣传他的事迹,让英烈模范成为最鲜亮的时代符号。班主任刘居红是宣讲团成员之一,她说她现在唯一能为学生做的,就是把他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还有这种淡泊名利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传承好宣扬好,让更多的人崇拜英雄,学习英雄。。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每次巡逻休憩时,都会弹唱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如今,淳朴善良的歌声虽远去,但这只帕米尔雄鹰,将永翔天际。
(看看新闻Kenws记者:冷炜 胡苏青 特约记者:罗震光 李洁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