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C919首飞见证 HIRF试验全掌握 先进的航天技术转化为可靠的航空测试手段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汤铭

2017-05-05 09:21

今天(5月5日),C919的首飞将见证 HIRF试验全掌握,这也是先进的航天技术转化为可靠的航空测试手段的一次成功实践。


雷达、无线电、电视台,甚至是乘客手中的手机,对于飞行中的飞机来说,都是“隐形”的杀手。飞机上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对这些射频能量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干扰,影响正常使用。因此,高强度辐射场(HIRF)防护是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措施,也成为飞机设计和机载设备装机的必要条件。

而对HIRF效应的危害预测和防护验证测试,对于C919大客机来说,是首飞保障的重要环节之一。该试验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2所承担了下来。这是国内首次自主开展的全机HIRF试验,也是航天技术助力民航发展、实现军民融合的一次突破。



九年:从“围观群众”到“技术先锋”


拥有这项测试“技能”,并非一朝一夕。


上世纪末,国外抢先开展HIRF危害预测与防护验证技术的研究,欧美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发展,有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成果。2002年,中国人重拾大飞机梦想,在打通从生产飞机到航线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发现HIRF防护的重要性,也把HIRF试验作为适航验证的关键内容。但这项试验在国内属于空白,适航符合性要求也只能参考国外标准。


2009年,802所为我国支线飞机ARJ-700开展电磁兼容试验的过程中,看到了国外公司为ARJ21-700飞机进行HIRF试验的场景。国外能做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进行HIRF试验研究,周期长、投入大,看上去似乎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儿。但考虑到自身在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等方面有长期的航天技术积累,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强烈的使命感,802所还是在中国迈出了“高强度辐射场试验”的第一步。


要做这样的先锋并非易事。“对于大尺寸飞行器的测试,我们毫无经验。”802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元向记者说道。尺寸越大,测试距离越远,这就意味着测试信号的损耗就越大。“传统电信号的方式在这里走不通,我们就研究光电转换,用多通道光纤的方式,解决损耗问题,又能提高效率。”同样的,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飞机在空中受到电磁辐射的状态,要实现对这个“大家伙”的均匀照射,也让团队动足了脑筋。


为集中力量攻克难关,2011年,802所将队伍从电磁散射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出来,成立上海市航空航天器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以HIRF作为主要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引进仪器设备、编写软件、大量调试、制作缩比模型进行测试、借用旧的737飞机做试验……九年,一步步走来,802所终于打破技术壁垒,在国内率先掌握了该项测试技术。在C919的测试招标工作中,上飞院通过调研,确认802所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承担全机HIRF试验的单位。



六天:完成大飞机HIRF首飞测试


此次HIRF试验,要完成飞机的驾驶舱、客舱等9个舱室、3个方位以及近百条电缆的测试和数据处理,试验状态点多、综合性强且工作量大。然而,任务安排只给了6天时间。


3月1日,试验队入驻试验场,24小时不下火线,三班倒开展测试。时间以分计,以秒计。但就在第一天,测试系统搭建完毕后,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天气打乱了试验的节奏。尽管做过下雨的预案,但这场毫无征兆的冰雹、强风,还是让在场所有人有点措手不及。队员们顾不得穿上雨衣,冲进冰雹和大雨中将所有测试设备快速搬离现场,许多同志还将大衣脱下保护仪表。“当时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咱们的设备不能出一点问题。”参与试验的老师傅徐耀年回忆道。


试验地点设在上海商飞浦东试飞中心,靠近浦东机场,这对试验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场地。“我们的试验,既要满足试验条件,又不能对浦东机场临近跑道起降飞机造成影响。”试验技术负责人廖意博士说。为此,团队组织并参加了外场电磁环境监测试验、场地标定试验以及C919飞行航路HIRF环境监测试验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万无一失。恶劣的室外HIRF环境影响、测试设备集成带来的问题,在试验现场,都被队员们一一克服。


经过6天6夜的测试,3月7日凌晨,在朝阳的见证下,802所按时顺利完成了国内首次民机全机HIRF试验,为首飞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测试结果也得到了民航局审定中心的充分认可。目前,团队正在日夜兼程地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进行HIRF试验,为我国民航领域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汤铭  实习编辑:薛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