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荣跃明:中华文化是我们血脉中的一个基因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车岸原

2016-10-08 11:25

2030年,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将进一步经历社会转型,并在2050年,即两个“百年”的第二个百年之际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将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一方面,中国将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并以依法治国为理念建成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将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艺术审美形态等方面完成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文化转型。


这一转型过程将在辽阔但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大地上同时展开,其所呈现的差异化格局必定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形成持续性的内在张力,并成为中华文化创新创造和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


 

视频:中华文化是我们血脉中的一个基因


文化转型本质上是价值观转型,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将日趋多样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将因此完成由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变,金钱不再是衡量人生意义的唯一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公共政策排序从效率优先转向既要有效率更要讲公平的价值追求。


未来30年,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发的社会秩序重建,将最终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全面完成。届时,中华民族将以勤劳、智慧、富裕、包容、谦和的现代文明新形象展现于世界面前。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同步建设的总体方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将贯穿于我国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未来3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各个领域里,获得具体的文化表征、意识形态话语和社会实践形式。



从文化本身的层面看,未来30年,中华文化融合发展大趋势将进一步展开。两岸四地实行一国两制,中华民族56个民族文化及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在这一融合发展大趋势中,将充分展现各自特色和创新创造活力;同时,社会主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在保障国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承担并发挥整合社会多元文化价值的功能,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认同,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奠定精神文化基础。


四城论坛开了那么多年,我总体的感受,就是我们四个城市,大家对中华文化是非常认同的,传统的中华文化,其实是我们血脉中的一个基因,它们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有共同关心的一些主题,我们在讨论,比如说我们这次讨论主题就是大数据与文化建设的问题。


 

视频:四城论坛讨论的目的是分享经验      


两岸三地四城,我们已经持续了第19届,每次可以讨论很多有关城市文化的问题,大家分享经验,四个城市有自己城市的文化特色,我们在各个领域,通过这样一种交流,我们从其他城市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在探索我们怎么更好的推进,我们自己城市的发展。那么在这19年的交流过程当中,我觉得这四城论坛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它是做出了贡献,对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