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2″

视频 | 吴新文:中国新的思想解放有这三个“来之不易”

这就是中国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0-13 10:37

在10月1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就“新的思想解放”展开了主题演讲。张教授表示,如今我们国人坚定、自信、乐观,不崇美、不恐美、不怕美,压倒性地支持政府的正确决定,我们对美国的长处和短处看得清清楚楚,这些年的互联网革命以及今年的战“役”等带来了新的思想解放,而新的思想解放带来的将是国人思想上的“去美国化”。对此,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吴新文教授完全同意,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吴教授认为,这一次的思想解放可能有三个“来之不易”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这次思想解放可以说是打破了对西方制度和价值观的迷信,开始普遍地确立我们中国认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回顾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在像日本这样的西方化列强的坚船利炮攻击下、在西方制度和文化的浸染下,可以说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例如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他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都称为“国故”。“国故”就是过去了的东西,已经和时代的潮流不合了。后来他在讲中美关系的时候,将其比喻成一种“父子关系”,好像到了把美国看成“父”,我们中国是“子”的地步。到了50年代,毛主席实际上还在批评这些人说,“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一直到今天,仍然有人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把西方等同于世界、甚至等同于文明,宣扬所谓“融入世界人类文明主流”这样一种论调。这样一批人虽然不多,但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经常会把我们的舆论、把老百姓的心态带到一个非常负面消极的状况之中。所以我们这一次思想解放能够做到平视西方、建立起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力,既是在我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西方文明总体衰落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二个“来之不易”,这次思想解放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可以说是广大人民群众一次思想上的全面觉醒。我们这次思想解放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一种双向互动,其中既包括我们党和政府持续的正面宣传,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的思想觉醒。特别是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他们接收信息、接收知识、得到事实的渠道非常之多,这对他们的思想解放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他们在新媒体上可以说发出了理性、明确、响亮的声音,最后汇聚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民气。1919年五四运动后不久,青年毛泽东曾经在他创办的《湘江评论》对民众呼吁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这个思想解放,它体现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这样一种主人翁意识、主体意识。我们在这次思想解放当中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普通市民、医生、老师、学生、打工者在发言,这是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这样一种复杂的背景下实现的,更是在很多大V公知对我们中国人的独立自主,自作主张的长期曲解、抹黑、诋毁这样一种不良舆论环境之下达到的,所以它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第三个“来之不易”,吴教授觉得这样一次思想解放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激发了他们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识。斗争,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会有,但是长期以来,在一些公知大V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鼓噪之下,一些人一听到斗争就心惊肉跳,讲斗争成了政治不正确。在这次思想解放当中,广大人民群众利用互联网极大地弘扬了正能量,孤立和打击了那些“三观”不正的公知大V,可以说这样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也是一场网络上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



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继续展开,中外现实还在不断变化,我们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还有一些误区和盲点,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舆论斗争总体上还处于防御阶段。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摆脱对中国和世界的各种曲解和误解,打破各种脱离实际的先入之见,在与各种敌对势力的伟大斗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达到对中国和世界的独立自由思考,获得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形成自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定见”,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