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外高桥造船:中国造,世界行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邢颖

2024-05-26 22:57

5月26日下午,记者在来到外高桥造船厂。30度的高温天下,工人们正一刻不停地建造着第二艘国产大邮轮船体机舱部分。


相较第一艘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这第二艘国产邮轮H1509的“尺码”更大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型宽37.2米,最高航速可达22.7节。同时,H1509 设备更先进,新增了2套脱硫系统和5套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设备,让整船航行更加绿色环保。


截至4月底,H1509船项目总体进度为20.42%,较首制船建造效率提升20%,其中船坞周期压缩近8个月。



据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介绍,第二艘国产邮轮在乘客舒适度和体验感进一步提升,通过优化设计布局,船内的公共区域较首制船增加了735平米,达到25599平米;户外活动休闲区域面积增加了1913平米,达到14272平米。船上将配置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目前,设计、建造、采购、物流等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重量重心控制、振动噪声、安全返港是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术。对于超过10万吨重的邮轮而言,空船重量的微小偏差不仅可能导致载重吨的较大损失,还会对稳性安全或乘客舒适度带来影响。在薄板智能生产中心,记者看到,激光切割和机器人焊接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据现场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装备、工业物联网技术、智能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和零部件物流系统,薄板吊运、切割、加工和建造的效率与精度大大提升。同时,为了控制薄板变形,外高桥造船还研发了薄板运输、翻身专用工装。各项技术叠加,让大型邮轮75%船体使用厚度不超过8毫米的需求变成可能。



除了国产大邮轮外,在民船领域,外高桥造船也遥遥领先,目前累计完工交付好望角型散货船超330艘,占全球船队份额16.7%,排名位居全球第一;承接并顺利交付全球首艘双燃料纽卡斯尔型散货船;建造并交付了一批世界最大的第二代超大型40万吨矿砂船(VLOC),成为全球第一家建造超大型智能矿砂船的船企。公司7000箱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27.2%,细分领域排名位居全球第一。截止今年5月21日,外高桥造船累计交付的各类船舶、海工产品568艘(座),持续引领全球船舶海工装备发展潮流。

编辑: 邢颖
责编: 顾怡玫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