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视频 | 逐梦科创浪潮 新型研发机构怎么干?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怡 孙佳逊

2023-06-02 22:37

到2025年,以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上海需求、集聚领军人才为核心使命,重点培育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建设200家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5月30,上海发布《关于促进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面向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大力兴办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为了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意见》赋予新型研发机构最大的自主权,实行以任务为导向的财政经费预算管理机制。同时,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双向挂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实现人才双向流动。


“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 更大的灵活性



《意见》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应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为核心业务,可以是实施“三不机制”(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业。


华略智库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认为新型研发机构可以是一个“四不像”的组织。既是大学,但不又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这样一种“四不像”的机构其实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早在2019年,科技部在综合地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313号文,明确新型研发机构为“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基本确定了新型研发机构“四化”特征。


上海近年来围绕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战略和任务需求,推动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发机构。据了解,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质量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机构总量还不够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程度还不够高,所以《意见》提出要补这个短板,引导社会力量建设200家新型研发机构。


解决“卡脖子”问题 长三角如何优化顶层设计



与上海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不同,其他三省在构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上各有侧重。江苏注重优化科创金融供给、安徽聚焦科技领军企业的发展,浙江则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综合来看,这些新政几乎涵盖了金融、企业、人才、制度等各个方面,构建了长三角“科研-转化-产业”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链。


5月24日,由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科协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之江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长三角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召开。


夏骥认为上海聚焦于创新策源和综合创新能力;江苏注重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浙江侧重于科技创新成果新场景的激发和应用;安徽创新成果的承接比较好,同时也有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具有一定的创新策源能力。所以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真正能够让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从理论走向实践,促进长三角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连接与耦合。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既是打造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科研机构改革的先行探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怡 孙佳逊)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