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让历史“火”起来?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宋懿
2024-03-10 21:27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上,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副站长何毓灵,分享了自己20多年前的一次考古经历。
2000年底,何毓灵在前辈的带领下,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和大雪,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当他们用冻僵的双手拿着手铲、刷子等工具,清理一件精美的青铜牛尊时,大家都惊呼不已,“这是目前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的牛型青铜容器”。
殷墟博物馆新馆:“亚长”牛尊青铜器
这个考古小故事被媒体争相报道,会场内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成为热议话题。2023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收186件全国人大代表建议、123件全国政协提案,内容涉及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等。
其中,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上日程。此外,报告还首次提到“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先来看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性?据统计,我国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散布在中华大地上。
2021年10月,古建第一大省山西遭遇强降雨,导致1700多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让人揪心。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历史、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把保护工作靠前部署。
2021年10月7日,受降雨影响,山西平遥古城墙体受损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显著。在江苏南京,六朝博物馆文博工作者经过8年征集,收回40多万块流落在外的明城墙砖;去年11月,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江口二号古船被整体打捞出水。
根据国家文物局汇报的“成绩单”,2023年,有6.1万余件(套)馆藏一级文物复核备案、1万余件珍贵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此外,还指导实施了良渚、二里头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动石峁、殷墟等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55件流失海外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当然,保护文物,并不是把它们束之高阁,而是要合理利用。这也给文博工作者带来新的考题。
最近刚刚揭开面纱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借助数字技术,让青铜面具、屯南甲骨“动”了起来,殷墟车马也“迈开步伐”,让参观者1秒“穿越千年”。
让文物“活”起来,还可以是为古沉船建一座博物馆,把千里江山图编成舞剧,或者打造文物的周边产品......这些尝试,不仅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也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链接起来。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
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展示传播到价值阐释,积极探寻文物的正确“打开”方式,赓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参与者。
编辑: | 宋懿 |
视频编辑: | 黄涛 |
责编: | 赵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