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视频 | 权威访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胸怀全局服务大局,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时讯

人民日报记者 刘士安 李泓冰 季觉苏

2021-01-13 09:50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6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6项民心工程部署推进。作为党的诞生地和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记者:2020年,上海有哪些极不平凡、逆势飞扬的亮点?

龚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上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首先,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上海经受住境外输入、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等多轮冲击。2020年,上海口岸进境航班4.7万架次、进境人员190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空港口岸的33.6%和27.9%。

其次,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逆势飞扬,走出“一季度下降、二季度企稳、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冲刺”的向好态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左右,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8倍、新材料产业增长10.3%、新能源产业增长7.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6.7%。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7万个,超额完成预期目标。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6%。

第三,改革开放创新实现重要突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经济实力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列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1%左右。成功举办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创板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得安全、精彩、富有成效。上海去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家、外资研发中心20家,累计分别达771家、481家。

民生方面,旧区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出台了贷款贴息等配套政策,更好解决了资金平衡问题。去年计划完成旧改5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75万平方米。

记者: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开好局、起好步?

龚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必须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上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是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把大国经济内循环文章做足,以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助力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上海将在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的统筹联动中,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在四个方面:

一是推动长三角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去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32项制度创新成果。下一步,我们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做好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两篇大文章,推动长三角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是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提升主城区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东西两翼的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对内对外开放枢纽作用,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推动南北两端的宝山、金山功能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重点是打造五个新城,以新城建设突破土地、人口瓶颈,支撑上海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加快建成“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

三是完善经济发展格局。将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这“五型经济”,作为上海都市经济发展方向。我们将量身定制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打造各具特色的“五型经济”集聚区。

四是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没有上海郊区的现代化,就没有上海城市的现代化。郊区乡村是上海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我们要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在乡村嵌入更多产业、文化、生态功能。

记者: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将有什么新作为、新气象?

龚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力下好先手棋。

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去年上海科创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中排名上升至第十二位。我们将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围绕生物医药与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大科学设施,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聚焦高端产业,加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

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上海集聚了一批新型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经费、无事业编制,不与高校争名利,不与企业争利益。我们要努力把新型研究机构建设成为沟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桥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研发与转换。

强化人才引领,加快构筑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已在上海举办三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办好论坛,吸引更多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来沪发展。

打造创新共同体,加快推动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2019年上海技术合同输出至苏浙皖三省5756项、合同金额204.89亿元,上海吸纳长三角技术合同3985项、成交金额91.14亿元。下一步,要以提升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功能为路径,更好促进技术、金融、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等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开放。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