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全国文明家庭之辽宁】“手艺即生命,工作即人生”——沈阳“工匠之家”的蓝领传承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12-23 10:51


这是一个“工匠之家”,“手艺”“钻研”“敬业”等字眼,在他们的生命字典中发光。


父亲孙国相是沈阳黎明公司的抛光工、劳动模范,工作40多年来荣获的奖状挂满家中墙壁。“小时候我们对父亲十分崇拜。父亲的手非常巧,能把废木料雕成玩具手枪、飞机、汽车。”孙家宇回忆说。

  

兄弟俩记得,父亲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红色记事本,经常在上面勾勾画画,还不让他们翻看。好奇的他们缠着父亲问“本子里面记了什么”,父亲就会摸着兄弟俩的头说:“好好学习,等长大了,有出息了,就让你们看。”

  

为了能有朝一日看到神秘的红色记事本,兄弟俩劲头十足地开始学习竞赛。1989年,哥哥孙家宇考入黎明技工学校,就读期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成绩优异的他毕业后进入黎明公司从事钳工;1991年弟弟孙家沧也考入黎明技工学校,毕业时技术等级比其他同学都高一级,以全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成为黎明公司的一名电工。

  

优异的学习成绩,勤奋的工作态度,给予了他们打开红色记事本的“钥匙”。原来,这是一本凝结父亲毕生心血的抛光经验。已经被翻得起毛、泛黄的小红本上,每个操作的细节、哪个工件配备什么手法、不同的机床有什么注意事项等问题,都记录得一清二楚。扉页上写着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家训:尊师敬老,勤则业进;孝字当头,与人共勉。

  

“父亲总是教育我们,要找一件能做一辈子的事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孙家沧还记得,自己和哥哥每次拿回来荣誉证书,退休的父亲都会乐呵呵地戴上老花镜,仔细捧着看半天,一边吩咐母亲“晚上加个菜”,一边又故作严肃地说:“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2006年,这个由“劳模父亲”和“高级技师儿子”组成的家庭,荣登沈阳市“十大技能家庭”榜首。

  

让大家看到工人的价值

  

2011年冬天,在沈阳中航工业黎明文化宫举行职工职业技能运动会颁奖典礼。站在舞台上的,是连续三届状元孙家宇,公司奖励了他一辆价值6万元的轿车。手举“第一名”奖状,孙家宇含泪望向天空,失声痛哭:“爸,我们赢了!”

  

早在1992年,师父杨宇鑫告诉刚刚工作的孙家宇:“在技术上,想要拿得起放得下,就必须要多看、多学、多干。”为此,孙家宇把每天学习心得记录下来,去图书馆借书、向老师请教,常常学到凌晨。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他很快掌握了多种类型工装的装配方法,攻克了进口弯管模通用球头芯棒的国产化问题,单套芯棒节约成本近10万元,不到30岁就考取了高级技师。

  

在哥哥的带动引导下,弟弟孙家沧毕业后潜心钻研电器维修,每年上千次机械维修总是随叫随到,浑身油污、蓬头垢面也不在乎。为了理解微电原理,他把家里的电器拆下来研究重装,练就了一手不看图纸就能修好设备的“绝活”。多年来,工厂设备完好率和设备电器排故完成率均达到100%。

  

通往精工巧匠的道路上,父亲始终要求他们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在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孙家宇、孙家沧同时参加并获奖。兄弟俩拿着奖状去找父亲时,父亲平静地说:“什么时候拿了第一,再给我看。”

  

2011年初,当兄弟俩筹备参加沈阳市“千百万人才竞赛”时,父亲因患癌症住院,兄弟俩想放弃比赛照顾父亲。父亲听闻严词阻止,甚至放出狠话:“你们要是放弃比赛,就不是老孙家的儿子!”

  

兄弟俩虽荣获全市第二名,却未能挽留父亲的生命。为圆父亲的梦想,兄弟俩互相鼓励,发力奔跑。为了抢修电路,降低厂房损失,孙家沧常常在现场一忙就是一整夜;为了练手艺,孙家宇在家里装了个钳工操作台,甚至通宵琢磨修研方法,由于长期低头工作,他患上严重的颈椎病,却忍着疼痛攻克了厂里一个又一个大技术难关。沈阳市钳工技术协会还将他们的“高精度钻孔技术”予以总结,在行业生产中普及推广。

  

兄弟俩先后获得沈阳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市“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1年冬天,当孙家宇站在领奖台上,手捧“第一名”奖状时,身旁披着获奖绶带的孙家沧,亦是泣不成声:“爸,你看到了吗?我们让大家看到了工人的价值。”

  

留下金山银山,不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亲走后,每年春节,兄弟俩都带着老婆孩子聚在一起,一起陪老母亲过大年夜。吃年夜饭前,兄弟俩先给父亲上柱香,在饺子的香气中,汇报自己的成绩,和父亲聊聊家里的事情。

  

“不管做什么,都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才不枉此生。”多年来,父亲的教诲引导兄弟俩不断进取,命运也对他们的勤奋刻苦予以眷顾:兄弟俩分别被评为沈阳市“首席工人”和“技术标兵”,分别担任沈阳市钳工技协秘书长和沈阳市维修电工技协会长;在中航工业,哥哥孙家宇是发动机首席技能专家,弟弟孙家沧成为集团首席技能专家。兄弟俩用一个个奖状、一个个荣誉,将父亲“工匠传承”的希冀填满。

  

兄弟俩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扶持与包容。工作忙时,兄弟俩一个月都回不了几天家。孙家宇女儿12岁了,却从未享受过一次“爸爸送上学”。有一次他加班到凌晨3时多,回家一看发现家里没人,原来女儿发高烧,妻子为了不影响他工作,自己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了。

  

孙家沧亦是如此。女儿刚出生两天,他就接到紧急维修任务赶赴现场。2015年妻子手术后第二天,他又接到排故电话,善解人意的妻子看他坐立不安,就劝他回去上班。就这样,孙家沧白天照常工作,晚上护理妻子,半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

  

“好家风、好家教是个宝”,是兄弟俩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兄弟俩工作忙、顾家少,家庭气氛却很和谐。两人只要工作允许,都在家抢着做饭、洗碗、做家务。“这些年家人包容我们的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有个好形象。”孙家沧回忆说,哥俩是看着父亲获得的一张张荣誉证书长大的,哥哥孙家宇的女儿又是看着爸爸的奖状长大的,“我们崇拜老父亲,侄女崇拜我哥哥。”

  

2016年,这个“工匠之家”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父母留下金山银山,不如留下一个平台,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子女一代代靠这个价值观传承下去,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也就有了。”孙家宇说。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