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习总书记东北调研三大意义 为地区发展“找路子 谋方法”

时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06-03 13:43

一、保护环境已经由发展模式上升到新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逻辑


习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期间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笔者认为,这指明的是振兴东北的根本思路,也就是走绿色发展道路或在绿色发展中找出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是振兴东北的不二选择。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或现行模式,有一点十分清楚,这就是特色经济,包括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传统特色、产业特色,等等。同时越来越强调生活的质感。当下中国经济格局也决定着东北走特色经济的重要,因为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地区所具有的优势和地位基本稳定下来,在没有科技革命引发的重大产业调整下,稳定的发展格局很难更易。这决定了东北重复别人走的道路,只能跟跑,且很难跟上,只有走特色发展道路,才能走出自己的“亮点”。


仅仅从东北的现实发展状态分析,问题已经很明晰。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年代,为共和国工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问题是世界已经不再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既然转身了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东北的优势不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温带。这与人的活动规律有关,也与经济成本有关,同样的产品在南方生产和在东北生产,存在较大的成本差异。


东北打破过这一规律,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工业“一枝独秀”,但那是多方面原因促成。一是解放前的工业基础;二是背靠苏联且援助项目集中于此;三是东北的地下石油、煤炭、钢铁等重要工业资源丰富;四是计划经济支持。但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与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下,东北要打破规律再创相同或相似的辉煌,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振兴东北需要找准路子,顺势而为。东北有什么特色,一眼便很清楚:千里沃野黑土地;遮天蔽日大森林。如果将这些印象变成发挥空间,既符合绿色发展,也有广阔的空间。当然,前提是跳出GDP崇拜,避免过度关注经济总量与发展速度,而关注特殊环境对人们的吸引力。观念一变,海阔天空,关键是观念是否真正能够变化。


深入认识,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振兴东北的讲话其实具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党中央确立的“十三五”发展纲要,明确“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纳入其中,突出了这个阶段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绿色发展,这已经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山绿水”已经不再是一个生态描述,而是一种指导思想和发展观,甚至是对发展道路与发展目的的本源性思考。


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发展为了什么和向哪里发展,这是当下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为发展而发展,这在特殊历史阶段有其必要性,因为经济濒于崩溃决定了“发展是硬道理”,但走出困境,就必须校正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形成与时代、与中国实际相一致的新的发展观。


回想当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直接改变了民众的价值观,同时确立了国家发展新战略,进而有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认为,绿色发展应当是一个时代认识,是重大战略判断,将不会因时因事而变,而会长期指引着我们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二、振兴东北的希望在于激发内生动力,给政策但不能形成政策依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调研期间的讲话,突出强调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要有突破。东北发展和全国各地的发展一样,有优势也有劣势,区别在于是否发挥了优势避免劣势,这背后最主要因素是人,是人的观念。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重要经验是转变观念。如果囿于旧观念,优势也会变成劣势,历史成就也会异化为历史包袱。有些领导干部把振兴东北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给优惠政策,给资金和项目支持,一定意义上就是受制于传统观念。


的确,政策引领是我们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包括调整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等。正因为政策的巨大作用,而要求东北利用好中央给予的政策支持,这也是总书记讲话所强调的:“如果在政策上左顾右盼,在工作上浅尝辄止,就会贻误时机。”尽管如此,我们更要看到,如果把地方发展全部的希望寄托于中央给政策,形成政策依赖,结果只能走向反面。还是讲话所说,“转方式调结构是苦干出来的,而不是硬等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点在于强调振兴东北的希望在于激发内生动力,这一点对于走向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的中国,对于政策驱动已经不似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有效,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价值。改革开放之初,政策驱动的作用几乎立竿见影,原因在几个方面,一个是计划经济捆得太死,一旦给一些能够打开“铁板一块”的新政策,立即见效;另一个是那时中国经济规模小,只要政策向某个地区倾斜,这个地方就会崛起,特区现象说明的就是这一点;再一个是那时经济结构简单,政策调整面窄,容易施行,而今社会已经形成一盘棋,牵一发动全身,且各种政策已经用过,再难产生具有超越性的政策。况且,过度使用打破秩序的规则,收益远不如伤害来得大。资金投入也是这样,没有效益的大项目,既可能扭曲地区发展,还会让这些地区背上新包袱,毕竟投入资金是要回报的,没有效益的投资就是包袱。


以特殊的倾斜性政策来促进地域发展、行业发展有其必要性,但应当逐步减少,因为过多采取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个是每个地域和领域争取特殊政策,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以政策杠杆压迫法制经济、扭曲市场调节。另一个是造成地方政府的政策依赖,只要发展遇到瓶颈或困境,就到中央要特殊政策,如果形成了政策依赖,内驱动力必然弱化,这也不利于良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醒我们,自己更新观念,不能把制度的优势简单化为过度利用政府拥有的强大资源调控力,如果因为我们比西方拥有更多的资源掌握能力,就违规律,形成权力崇拜,最终会害了地方,自己也会吞下种下的苦果。在特殊发展阶段与特殊地区,中央政府适度采用政策调节,但不能视其为万能,尤其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态度,在借助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内生动力,以自强实现自我超越,实现永续发展。


那么,中央的政策调整该如何更新内容?笔者认为,关键是顺势而为,转身调整考评内容,以此影响地方发展方式。比如,当中央的考评杠杆偏向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那么各地很容易以牺牲环境提升经济,如果改变评价体系,分类考评,情况就不一样。东北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老工业基地面临转型、资源枯竭城市寻出路,人口大量外流,这些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换一种思路,给另一种政策(不以GDP论英雄),那么东北就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可以因地制宜,全面设计进而走出绿色发展道路。


三、走创新和开放之路不是阶段性发展路径,是振兴东北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大国道路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鲜明提出并强调了“深化改革开放”与“激发创新活力”。他还具体指出,振兴东北必须“打开思路”,要“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总书记强调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既有思想观念层面,也有操作层面。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考察时,总书记提出,“鼓励科技人员树立雄心壮志,敢于承接重大课题,精心攻克核心技术,在自主创新上取得更多成果。”还讲到,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要搭建平台、创新环境、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笔者认为,“以创新牵引”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理念既反映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中,同时反映在最近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代表的座谈讲话中,反映在与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座谈的讲话中。创新是民族之魂,创新是动力之源。即便走绿色发展道路,也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样以创新作支撑。


此次东北之行的讲话,在强调创新牵引的同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谈到“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并且已经具体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中蒙经济走廊”建设之中。为什么总书记特别强调东北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笔者认为,这显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毋庸讳言,多重原因导致东北目前的发展困境,一个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国企的自给自足,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社会,祖孙几代人在一个企业中生活,不愿意跳出去,也不愿和不敢创业;一个是东北参与国内大循环不够,参与国际大循环更弱。再一个是从传统文化上看,东北地区百姓虽然多从内地而来,但环境条件较为富足,弱化了走出去的动力。所以,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东北的民营经济亦不发展,一些官员的开放意识也不够强烈,视野不够宽阔。要改变现实困境,必须认识到问题的要害,实现自我超越。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将习近平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思想理念推广开来,这应当是当下中国必须直面的问题,需要从思想深处剖析。也就是说,经济社会领域的开放已经不可逆转,但在思想意识领域,我们正在出现新的困惑。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不自信就可能导致封闭和僵化,就会影响着引进来和走出去,进而迟滞我们的发展步伐,这是需要警惕的。真正读懂习近平总书记东北之行的讲话,进而读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一定要有高度、深度和广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