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魔都眼】看看新闻明早直播:黄浦江堤岸被大闸蟹占领了!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2017-06-27 21:38

黄梅天闷得慌,大眼妹觉得自己快发霉了。河里的螃蟹似乎也憋坏了,纷纷上岸来透气。于是,今天,就有上海市民在黄浦江的堤岸变拍到了这样的画面。



成群结队的小螃蟹,密密麻麻地一长溜,目测不下上百只,据目击者说,小一点的螃蟹像一只只小蜘蛛,个头大一点的目测有一二两了。



大眼妹只在崇明西沙见过横冲直撞的小毛蟹,黄浦江边也有螃蟹?!



早上9点,大眼妹赶到现场,成千上百的螃蟹是木有滴,不过指甲大小的小“螃蜞”倒是三三两两在江堤上闲庭信步。这时候,两个爷叔从江堤外爬进来,一只大号塑料桶里装半桶螃蟹。



两位爷叔中间,有一人似乎很在行,自称常在河边捞蟹,江堤外头的淤泥里有个洞,里头都是螃蟹。不过这么大规模的蟹群,上次看到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


而在徐汇滨江段的亲水平台上,小眼哥也遇到有正在捞蟹的市民。瞧瞧这桶里的,大的怕是有两三两重了吧!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螃蟹如此大规模集体行动呢?大眼妹把视频传给水产专家鉴定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中华绒螯蟹,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大闸蟹。



上海渔业部门每年都会在黄浦江上游投放中华绒螯蟹的幼苗,如果水质和生存条件适宜,这些小蟹苗就会慢慢长大。


螃蟹们能顺江而下,到达黄浦江的世博段,说明黄浦江下游的水质状况不错。既然江岸上除了大螃蟹,还能看到指甲大小的小蟹苗,说明它们已经是这里繁殖的蟹二代了。


专家表示,在黄浦江世博段出现野生绒螯蟹绝对是可喜的现象,说明黄浦江中下游的水环境改善,为更多野生物种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食腐的大闸蟹本身也有净化水体的能力,这将使水体改善进入良性循环。



作为穴居动物,螃蟹每天随着潮水涨落而活动。涨潮被淹没、退潮又显露出来的滩涂,专业上称谓“潮间带”,这是螃蟹最喜欢生活的区域。


如果能看到它们一会儿钻洞,一会儿又跟着潮水下河游泳,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正是大闸蟹的日常生活。


中华绒螯蟹并不是保护动物,捕捞野生螃蟹不犯法。



不过江堤围栏上有“禁止翻越”的警示牌,1.7米高的防汛墙外侧很是湿滑,四周更没有台阶,爬上爬下很容易产生危险;同时,这一区域的螃蟹种群刚刚建立,还十分脆弱,如果肆意捕捞,很容易遭到破坏,奉劝嘴馋的市民不要翻越防汛墙去抓螃蟹。


其实上海人都知道“秋风起蟹脚硬”,就算是吃“六月黄”,也要到七月底八月初。为了我们母亲河水质不断提升,为了以后我们能在更多的江岸上看到螃蟹们成群结队晒太阳,麻烦您“手下留情”!



不能捞看看总可以吧!当然可以!想知道占领黄浦江的螃蟹到底有多少,到底长多大,大眼妹明天一早在看看新闻APP视频直播,带你去“抓”大闸蟹,还有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一起为你讲述野生大闸蟹的故事哟!明早7点半,魔都眼带你去看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