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禁带手机进粮库 能解决“水泡粮”的问题吗?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8-03 23:33
近日,中储粮黑龙江公司肇州直属库一则“禁止携带手机入库”的公告引发外界关注和质疑。
公告提出,禁止外来人员,包括购粮客户携带手机和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这让不少网友认为,库方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有刻意隐瞒粮食出库作业情况的嫌疑。
禁带手机进粮库为了隐瞒什么?
面对舆论的质疑,8月2日晚中储粮集团发布情况说明称,由于近期有“个别客户以点概面、影响舆论的行为”,公司对直属库加强现场管理提出了要求,外加近期大规模粮食拍卖成交和集中出库,现场设备较多,来往车辆频繁,考虑到提货人员的安全,因而作出这一规定。
而肇州直属库在公司提出要求后,直接宣布“禁带手机入库”的做法“简单机械”,有造成隐瞒回避粮食出库作业情况的印象,公司已对其作出严厉批评,责令纠正。
在特约评论员白宇看来,“禁带手机入库”的做法的确是“简单机械”的,因为让人分心的事物不止手机。但也可以看出“禁止带手机入库”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拍摄,进而避免因拍摄内容而触及相关主体的利益。
企业应该警示的是,个人带手机进入粮库影响安全生产,给自己或粮库造成的损失,都应由个人来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回应中还承认,因为“个别客户以点概面、影响舆论的行为”,公司要求直属库加强现场管理,照理说,公司要加强管理,应该针对的是员工违规收费问题,为什么要对客户“以点概面”的行为加强管理?
白宇认为,作为平等的法律主体,中储粮对个人拍摄,并发布在网络的信息没有足够证据来辨别其真伪,若是虚假信息,也没有权力代替司法机构去审判个人。民众之所以监督,是对粮食安全的关注,这种关注应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不是负担。
国家唯一粮食储备战略机构如何让公众放心?
就在7月上旬,中储粮曾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在一则网络视频中,一名女子称自己花费了上千万,以近2000元每吨的价格,从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次性储备玉米。但在提货时发现,玉米中有“水泡粮”,还掺杂着大量的筛下物。
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的外租收储库点,视频一经发布,中储粮立即作出反应,于7月12日派出调查组赶赴当地展开调查。
两天后,中储粮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调查结果,称经初步核查,肇东直属库储备玉米确实存在个别点的“筛下物”未被及时清理,但不会影响整仓玉米的质量和数量,中储粮还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作为依据,表示仓内的色泽气味正常、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并对视频中提到的“水泡粮”情况予以了否认。
作为我国粮食战略储备的机构,中储粮肩负着守护大国粮仓的重任。但近年来,也曝出一系列问题。比如,2013年和2016年,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和黑龙江分公司分别被曝光腐败窝案,涉案干部员工超过百人。
2015年,央视还报道了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以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的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强化粮食和战略储备监管,2019年,我国首次推出对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情况的考核制度。
白宇直言,中储粮下属的地方库,包括外租库点,非常庞杂,“小马拉大车”的监管模式亟待升级成“动车组”。在监管层面,一方面企业应将规矩立得更扎实,把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做得更到位,把惩处的措施做得更严厉。
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立体监督,比如利用大数据进行的“智慧监督”,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的“阳光监督”,都能助推企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和阳光运行。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方菲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