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五年蝶变 科创板“向新”再出发
看懂上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臻宋懿杨龙跃
2024-07-27 00:18
两天发布4条主题指数,科创板五周年又有新动作,引起广泛关注。从首批25家企业到如今573家,超5万亿元总市值,科创板如何经历了5年蝶变?未来,科创板如何进一步拥抱“硬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东方卫视《今晚》特别栏目“看懂上海”邀请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和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彭文玉,共同讨论。
科创板指数“扩容”为哪般?
科创板迎来开市五周年之际,新动作不断。
近日,科创板连续“上新”了四条行业主题指数,指数体系持续丰富。7月25日、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先后发布四条行业主题指数,涵盖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设备、医疗和人工智能。
这四条主题指数,分别从科创板芯片设计、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选取了数十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相应领域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上交所表示,四条指数的发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创板指数对新质生产力细分领域的覆盖,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分析工具。
与此同时,8月20日科创板还将迎来科创200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市值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作为样本,从行业分布来,在机械制造、电子、医药医疗等行业占比较高,能够与科创50指数和科创100指数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
近年来,上交所积极助力投资端改革,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截至目前,已发布20条科创板指数,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境内外产品跟踪规模超1500亿元,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
在科创50指数和科创100指数的基础上,为何还要增加科创200指数,这在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彭文玉看来十分有必要。由于在市值规模、行业分布乃至研发投入与业绩成长性等方面,科创200指数与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存在差异化定位,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因此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维的投资标的和更加多元的业绩基准,实际上进一步丰富了科创板指数体系。
而对于已经“上新”了的四条行业主题指数,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 曾刚认为其意义,不仅在于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投资标的,为市场引入更多“活水”,更重要的是完善了市场生态,“新增行业主题指数,其核心主要围绕国家所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科创板指数体系及后续指数产品的持续丰富,凸显了科创板对科技金融进行支持和引导的初衷。
“硬科技”集聚 创新再起航
科创板的设立,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开市五年以来,科创板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已逐步成为助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支点”。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首批25家公司上市启动交易。
历经五年发展,科创板支持了573家“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规模超1万亿元,总市值约5万亿元。这些企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链。其中,341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占比65%。
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上市公司超过110家,汇聚了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等行业龙头,形成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在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11家,重点介入癌症、艾滋病、乙肝等治疗领域,成为全球主要上市地之一。
五年来,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屡创新高,去年研发投入金额达1561亿元,同比增长14.3%,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而作为科创板主场,上海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已达91家,成为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而不少企业市值位居科创板前列。
曾刚认为,科创板五年来给中国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环境皆带来积极的影响。对于资本市场本身,科创板带动“注册制改革”这一制度创新,为资本市场改革进行很多积极探索。更重要的是,科创板完善了中国的科创金融体系,“因为科技金融的难点在于融资风险,需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来对冲风险。”
在曾刚看来,科创板方兴未艾,未来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重点,其中之一就是完善科技创新的评估机制。“一个技术创新到底是好是坏,上市之初很难评估要到以后才能显现,对真实价值的评估在金融而言是永恒的难题”,曾刚指出,完善科创评估机制,对于科创板进一步拥抱“硬科技”,将更多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导向以及具有可持续商业价值的企业推入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证注册制成功的关键。
从制度“试验田”走向“示范田”
五年来,科创板还有效发挥中国资本市场“试验田”作用,作出一系列改革探索,形成了完善丰实的制度供给。
作为A股资本市场率先试点注册制的板块,科创板建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一大批在原有制度下无法登陆A股市场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表决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科创板还优化了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激发了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积极性,九成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支持,平均每家获投约9.3亿元。
而在再融资方面,科创板进一步畅通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精简优化发行条件、缩短审核及注册时限、建立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提高了融资的便利性。
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221家次科创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资金约3132亿元。133家公司再融资注册生效,其中19家公司通过“小额快速”机制高效解决资金需求。
此外,科创板还鼓励高质量产业并购重组、引入做市商制度,并首创首发前股份询价转让制度,满足创新资本退出需求。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78家科创板公司124批股东完成询价转让,总成交额达540亿元。
彭文玉认为,更加完善的信披机制以及严格的退市机制等,都是科创板作为制度“试验田”不断探索得来的,为整个资本市场带了全新变化。未来,在科创板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随着交投活跃度增加以及指数的丰富,“科创八条”引领ETF产品的丰富,将会吸引更多资金入场。此外,在彭文玉看来,做市商的制度推出不到两年,已经发挥令人惊喜的提振交易作用,相信完善后的做市商制度大有可为,“比如激励机制、丰富做市标的方面,还有做市商券源来源等,都还有进一步空间”彭文玉说道。
进一步拥抱“硬科技”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作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练兵场”,科创板也迈入了发展新阶段。今年以来,多个政策礼包接连送达,为科创板改革再出发,吹响号角。
4月12日,新“国九条”出台,其中对于科创板,要求“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坚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错位发展”。4天后,“科创十六条”出炉,提出“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健全全链条'绿色通道'机制”等具体举措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4月30日,修改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施行,适度提高了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等硬性指标要求,旨在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申报企业质量。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进一步为科创板下一步改革标明方向。“科创板八条”从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优化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要求,为科创板建设划定路线图。
“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一些特征,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我们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
曾刚认为,“科创板八条”中提出的支持未盈利企业重组、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等举措,都起到了优化科创融资机制的作用。新一轮科创板的改革,需要做好几方面的文章,才能进一步强化其“硬科技”属性,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应当进一步优化上市标准,尤其注重建立对于科技创新的评估体系,引入第三方交易所进行共同研究不失为一个探索之道。其次,在监管要求方面,有必要加入研发投入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同时还要完善涉及知识专利等信息披露的要求,以确保企业本身的科技含量。此外,还需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引导其科创向产业端转化。
筑巢引凤 科创板加速国际化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被冠以“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期待,而对标国际,类似纳斯达克这样的全球顶尖交易所,仍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以纳斯达克为例,针对科技企业大多资产负债率高、高折旧等特点,其在评估企业上市时,更看重发展前景,对净利润的要求较为宽松;它的差异化的三层次市场设置,也能有效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经过数十年发展,纳斯达克还形成了包括风投、孵化器、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
除纳斯达克外,英国伦敦交易所也在主板市场下,特意开辟了科技板市场,给予想要登陆的创新企业相对宽松的上市条件。此外,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资本市场成熟的估值定价体系、多元化的上市企业结构,以及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样可供科创板借鉴。
当前,上海正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而科创板的国际化也是题中之义。在彭文玉看来,要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加入科创板,要做好几方面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考虑完善交易、支付机制,保障跨境资金的便利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既要丰富可投产品还需要考虑可投产品的供给与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匹配。此外,上市企业的会计准则与公司治理制度,更加与国际接轨等,都是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所谓筑巢引凤,如果要加速科创板的国际化,在体制机制建设上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历经5年奋进的科创板再出发,正当其时。凭借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创新的机制,相信科创板必定能够在黄浦江畔的这片热土上加速成长,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编辑: | 李瑶黄艳琳 |
责编: | 赵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