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大发现!】 我国科学家发现防治稻瘟病关键基因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2017-02-05 15:48

由真菌引起的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几乎每年都要大面积侵染我国所有的水稻产区,造成几十亿公斤的产量损失。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团队,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一种水稻抗病基因能使不少的水稻具备抗病性。目前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科学》。



稻瘟病,几乎每年都会大面积发生我国所有水稻产区,使得年产量的损失达15亿到30亿公斤,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此前,各地的稻农大多用撒农药来应对稻瘟病,但效果不可控,且大量的农药残留后患无穷。因而不少科学家就尝试从基因源头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水稻本身能具有抗病性。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团队,从2002年起就与育种家合作。经过广泛筛选,终于在一种起源于我国农家水稻的品种中,率先发现了一个具有抗击稻瘟病、同时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基因点位。 通过将这一基因克隆,并通过传统杂交育种的方法整合到其他水稻品种中,可以使得包括东北优质稻米、杂交稻等在内的水稻具有抗病性,同时口感、品质也不受影响。 


这个新的基因点位发掘以来,已被国内30多家种子公司和育种单位用于水稻抗病分子育种,新品种已参加国家水稻品种审定。下一步,研究团队还会将此基因推广到更多水稻品种,并继续挖掘新的抗病基因。    


(实习编辑:马召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