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9″

视频 | 白宫義见|通俄门“大突破” 特朗普会被弹劾下台吗?

白宫義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经义

2017-12-08 10:44

美国“通俄门”调查出现爆炸性进展,直逼特朗普核心圈。特朗普过去的心腹——弗林,在12月的第一天“倒戈”,决定配合特别检察官调查,可能会抖出更多“通俄门”内幕,一时间,“弹劾”成了热门字眼。不过这期白宫义见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经义要告诉大家,弹劾,可能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也没有那么简单。


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迈克尔·弗林


12月1日早上,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认罪,震撼全美。不过,当天下午特朗普夫妇还是按照预定计划,举行了白宫宴会,邀请了一些记者赴宴。当天,我也前去赴宴了,在并不开放报道的宴会上场面还算融洽,但还是有些尴尬。虽然没人提起,但“弗林事件”明显成了“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英语谚语,指在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或者说是,“白宫里的大象”。



特朗普心情不好是显然的,毕竟弗林可是第一个被他授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相当于总统首席军师工作的人。但弗林任职不到一个月,就因“通俄门”的疑云而下台了,特朗普当时还一直为他辩护。但没想到,弗林在面对可能更多的刑事指控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的境况下,竟然决定倒戈,配合特别检察官进行调查。


“通俄门”的调查,在这一两个月可以说是大幅加速,至少有4个特朗普竞选阵营的人遭到起诉,但这4个人当中,只有弗林曾在白宫任职高官。而这正是特朗普的白宫最担忧的事,因为弗林清楚地掌握了从大选前到大选后的状况,而且他与白宫的高层们都有所接触。



实际上,在这短短10周已经有20多名特朗普竞选阵营、白宫现任与前任官员遭到特别检察官方面的约谈,这包括了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前白宫发言人斯派塞等人,这都显示“通俄门”的调查,正一步步逼向特朗普的核心圈。因此,不少美国舆论指出,恐怕特朗普遭到弹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时间,弹劾也成为了热门词汇。


白宫高级顾问 贾里德·库什纳


前白宫发言人 肖恩·斯派塞


但重点来了,尽管调查逼近了核心圈,但从历史经验来看,特朗普距离弹劾并没有那么近,也有可能永远不会被弹劾。首先,一切讲的都是证据,弗林确实认罪了,但弗林是不是受到高层的指使还没被证明,更不要说他是不是受到特朗普的指使了。这些都需要不少时间来证明,也可能永远无法被证明。



再者,美国宪法规定,包括正副总统在内的官员,能被弹劾的只有3种罪,一是叛国,一是受贿,这两个容易理解;但最后一种罪叫做“其他重罪或轻罪”(other high crimes and misdemeanors),这就有很多争论的空间了。据悉,目前“通俄门”侦办的方向是“妨碍司法”(obstruction of justice),这归类在具有争论的第3种罪。



接着再来看看如何才能启动弹劾程序,这要由美国国会众院来发起,首先要得到众院委员会过半数的支持,这并不容易;委员会过了以后,才能进到众院全院表决,表决采取简单多数决,只要有过半众议员支持,就算是被弹劾了。美国历史上就两个总统被弹劾过,猜猜看都是谁呢?



不过弹劾归弹劾,不代表就要下台,下不下台还要经过国会参院来决定,这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参院会变成像法庭一样来进行审判,而且判决门槛相当高,要有2/3的议员认定有罪,才能迫使总统下台。就拿目前美国100个参议员中有52个共和党议员来说,这代表要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共和党人背弃同党的总统,才有可能迫使总统下台。



这也让美国所谓的“弹劾下台”变得不一定要讲证据,更不一定要符合多数人民的意志,而只要政党支持,总统就不可能被弹劾下台。所以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总统被弹劾下台过。美国有两位总统被弹劾过,一位是19世纪中的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另一位是上世纪末的比尔·克林顿,两位都因为有同党人的力挺,虽然是被弹劾了,但都没有下台。


美国第17任总统 安德鲁·约翰逊


美国第42任总统 比尔·克林顿


等一下,这里怎么没有尼克松呢?相信不少人以为涉入水门案的尼克松在被弹劾过的总统的名单中。但其实尼克松在众院启动弹劾程序时,他就料准同党同志会抛弃他,所以他还没正式被弹劾,就为了保住颜面自动请辞下台。所以实际上,尼克松根本没被弹劾过,更不要说弹劾下台了。


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而目前“通俄门”的调查,还处在找证据的第一个阶段,根本够不上启动弹劾程序以及后面一连串的门槛。而且历史告诉我们,除非失去政党的支持,或者是反对党掌控了参众两院,否则美国很难会出现第一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经义 编辑:傅钰婷)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