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太湖之光”再创纪录 蝉联“超算应用领域诺贝尔奖”

时讯

人民日报 记者王伟健

2017-11-17 08:38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7日上午6时,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1时,记者从美国丹佛全球超算大会“SC17”上获得消息称,基于我国“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非线性大地震模拟”应用获得“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在此项大奖上的蝉联。之前,“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系统连续第四次成为全国最快超算。


“戈登•贝尔奖”(ACM Gordon Bell Prize),设立于1987年,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Machinery, ACM)于每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超算领域顶级会议(SC)颁发,旨在奖励时代前沿的并行计算研究成果,特别是高性能计算创新应用的杰出成就,被誉为“超级计算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与TOP 500着眼于高速计算硬件性能不同,“戈登•贝尔奖”更注重于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



“戈登•贝尔奖”证书。图片由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提供。


地震模拟工具可以非常准确地实现对地震发生过程的重现与预测,是科学家理解地质构造与地震发生与传播原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地震灾害救援演习和降低与预防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工程师来说,地震模拟工具还可以与其它的技术结合,用于对地震高发区的各项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以提升城市规划的安全性,防患于未然。


本年度“戈登•贝尔奖”由清华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山东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的联合团队共同获得,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强大计算能力,成功设计实现了高可扩展性的非线性大地震模拟工具。该工具充分发挥国产处理器在存储、计算、通信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高达18.9PFlops的非线性地震模拟,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如此大规模下的高分辨率、高频率的非线性塑性地震模拟。该工具首次实现了对唐山大地震(M7.2, 1976)发生过程的高分辨率精确模拟,使得科学家可以更好的理解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地震灾害救援演习、预防预测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除了获奖的应用外,全机应用“全球气候模式的高性能模拟”也入围“戈登•贝尔奖“提名,由此,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应用占据该奖2017年提名总数的2/3。去年的“戈登·贝尔奖”,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应用“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折桂,实现了该奖创办30年以来我国在此大奖上零的突破。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说,未来,“神威•太湖之光”将围绕世界重大科技需求,持续不断地开展高性能计算应用服务,为世界科技创新做贡献,支持国家高性能计算发展战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别将在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系统。图片由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提供。



“戈登•贝尔”奖领奖现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