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多动症医教结合的必要性与进展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伊罕
2022-07-19 13:14
为了积极响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的政策号召,全方位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水平,本项目依托上海市儿童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优势基础,以及在开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健康管理和健康科普上的经验,聚焦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发展的五大健康问题——过敏性疾病、近视、肥胖、性早熟、多动症,构建“互联网+儿童青少年健康精准科普体系”。集合各专科疾病的临床、科普及科研经验,从疾病的三级预防理念出发,面向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疾病科普。
第二课《多动症医教结合的必要性与进展》,由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研究员于广军为我们进行讲述。
【多动症医教结合的必要性】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俗称多动症,临床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及“情绪的冲动”,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多动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患病率比较高,国内外报道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6%,其次损害比较重,对患儿的学业、职业、社会、家庭等多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多动症患者大部分为学业、职业成就比较低的高危人群,给家庭、社会均造成沉重的负担,疾病呈现出慢性终身性的过程,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患儿会终身持续。继发或者共患破坏性的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比较高,成年期的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违反犯罪风险增加。在以往单一的医疗机构或教育机构中,常常由于资源有限,加之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教师对多动症的疾病缺乏科学认知,很多有多动症症状的儿童未能及时发现,贻误了儿童治疗的最佳时期,造成这些儿童在语言、认知交往、情感等方面发育上的滞后,因此,提升社会大众对多动症疾病的认知水平是改善儿童预后的关键。
【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看医教结合】
从狭义的角度看,医教结合是指医生和教师合同协作,在儿童青少年期疾病的评估、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共同发挥作用。从广义上看,是生命科学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将家庭养育、学校教育、医学干预等各个方面相互连接,搭出平台,利用药物治疗、综合康复、多重干预、潜能开发等手段,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医教结合的具体实施】
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使得多动症的诊疗工作有效整合,主要包括:加强对多动症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多动症的正确认识。在多动症儿童的评估和诊断过程中,医生利用多重信息渠道,除对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进行信息收集和访谈外,还从儿童的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获取儿童的信息,通过行为评定、功能评估及相关医学检查进行综合临床诊断。在治疗方面主要有:医生向多动症儿童家庭和教师提供咨询,制定诊疗和干预方案,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教师在学校开展课堂行为干预、学习技能辅导、同伴互动,实施课堂奖惩干预,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多动症儿童的行为、情绪、关系等方面进行引导和管理,在学校和医院之间建立包含儿童必要信息、简单的行为和治疗观察表格等内容的每日报告卡,以帮助医生随访及评估患儿疗效及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达到优化治疗的疗效。
【多动症的合理诊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诊断合理,多动症可以花费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患病率是否高、损害是否重、是否呈慢性、是否可治疗等方面对多动症的考察,多动症属于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范畴,需要整合医学、教育、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应对,才能使儿童、家庭、学校获得最大的受益。
【多动症医教结合的进展】
随着多动症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不止是医生,同时也是家长和教师所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家长是儿童成长路上不可替代的陪伴者,教师是儿童学校环境中的重要指导者,儿童多动症能否及早发现,进行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防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教师对多动症的认识情况,而双方的认识和态度也能影响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因此推行多动症的医教结合诊疗模式势在必行。在许多西方国家,医教结合已经上升到了“医学-教育-法律结合”的层面,通过政府的行政立法,在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下,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条例及众多儿童心理健康项目,为临床医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教师等儿童健康服务专业人员提供了平台,形成了完整的心理专业人员培训体系、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和联结医院、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心理服务体系,国外以医生和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干预已经成为多动症综合干预的重要部分。
【医教结合在国内的关注度提升】
“医教结合”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的政策、研究、制度也在深入中。最新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提出医师对父母和教师做好多动症科普宣传以及早期识别,家长培训和学校干预也已纳入多动症的治疗方案中。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我们团队前期研究在上海市静安区、普陀区试点学校整合医生、教师、家长的力量,对多动症的小学生进行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提高了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这一疾病的知晓度,提高了多动症儿童用药的依从性,提高了多动症药物治疗的缓解率,通过教授家长和教师行为治疗的基本方法,并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日常生活干预的方式,全面改善小学生多动症的症状。
【电子筛查平台辅助诊断】
近几年,新冠疫情给多动症患儿家庭的就诊和治疗带来了更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提高多动症儿童就医的便捷性,我们团队开发了针对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的多动症电子筛查平台,在普陀区试点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大规模儿童多动症筛查。家长在家长端填写儿童相关信息,教师则在教师端填写,在填写完成后家长可直接获取筛查结果和相关评语,自主选择是否带儿童前往医院就诊。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所有阳性儿童中,超过90%的阳性儿童前往医院就诊,阳性儿童的确诊率高达60%,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系统的有效利用,未来将成为多动症儿童筛查的重要工具。
【线上培训课缓解育儿压力】
另一方面,考虑到且单一针对家长、教师的健康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结果脱离的问题,家长、教师的协调性欠缺,缺乏针对儿童的系统性训练整合,且传统的面对面家长、教师培训往往受到时间、交通的限制,因此我们的团队在医院开展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执行功能、社交技能训练,使用线上腾讯会议开展针对家长和教师的培训课程,教师和家长知晓儿童课程的内容,在家庭、学校开展相应训练以及行为管理,儿童的执行功能、社交技能有所改善,症状有所缓解,提升了儿童的社会功能,同时也缓解了家长的育儿压力。
【多动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研究证实了医生-教师-家长三方合作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多动症儿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改善多动症成人期的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医教结合使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都得到多方位和伴随性的关注,达到儿童及其家庭都受益的共赢效果,对于医生、家长和教师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每个人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急不躁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细心。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