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

视频 | “人民功臣”张富清尘封军功64年:功劳并不在我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10-06 08:18

2018年12月3日,来凤县城。一本立功证书、一份西北野战军的报功书、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奖章,它们突然出现,震惊了所有人。谁都没有想到,在这座被大山环抱的小县城里,竟“藏”着这样一位共和国的“人民功臣”。他的名字叫张富清。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的张富清被解放出来,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张富清毅然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张富清打过很多硬仗,最大的考验是1948年11月的永丰镇之战。那天拂晓,身为突击组长的张富清,带领两名战士夜间攀上寨墙,炸掉敌人两个碉堡,身负重伤后仍打退敌人数次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先后获得1次特等功、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以及2次“战斗英雄”称号。



1955年,战功赫赫的张富清转业了。原本可以回老家陕西或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工作,但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赴湖北偏远的恩施来凤县工作。翻开张富清的人生履历,类似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张富清做出选择只有一个理由——党和人民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湖北恩施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打起背包就走。在恩施来凤县三胡区任副区长,偏远山区需要驻村干部,他主动申请前往。“这里苦,条件差,共产党员不去,哪个去?”当张富清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肃然起敬,也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动和思考。



如果不是2018年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的偶然发现,可能到现在张富清的赫赫战功都少有人知。从转业那天起,张富清就用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全部荣誉。多年来,他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张富清从来都只说:“自己凭本事吃饭。”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俭朴生活、做平凡人。2019年,张富清从北京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回来,很快就把这枚勋章和他珍藏多年的军功章一起,锁进柜子里,极少拿出来。“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好多都不在了。和他们比起来,我有什么好显摆的……”这几年,张富清先后获得“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称号,但他的脚下,依然是那条初心之路。


(素材来源:《功勋》 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