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

视频 | 吃了8年印度药 他说《药神》“有些地方不准确”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燕晓英 李响

2018-07-07 23:53

7月4日,张书全发了一条长长的朋友圈。“看完总体还不错,纸巾是要准备的”,“不过对慢粒群体来说,有些地方是不准确容易误导的”。


——他评论的电影是《我不是药神》。




他确实有发言权,他本人就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现在仍然在服用印度版“格列卫”。


“慢粒是很独特的一种类型,有靶向药物,已经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控的慢性病。”这是张书全的原话。“格列卫”就是这种特效药,它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发,在全球销售。



张书全的命运跟这种药物捆绑在一起已经是第九个年头。2010年,他确诊为慢粒患者,需要靠格列卫控制病情。每天一粒,每月一瓶,一瓶瑞士原产药的售价在23000元人民币左右,用药一年的费用接近30万。当时,诺华公司和中华慈善总会有合作项目,家庭贫困的患者在交验材料之后可以申请“买三送九”,即使这样患者仍需负担每年7万元的药费。所以,买仿制“印度药”是慢粒患者群里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价格只有原产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张书全也作了这样的选择。



“不是不担心的,说白了买这个药就是走私,没有人能保证买来的这个药是真是假。”


格列卫的专利到期后,中国药厂开始生产同类药物,但是张书全没有换药,他仍然在吃印度药。“各中原因一句话说不清,性价比问题和换药风险。”换药风险是吃印度药的患者们最大的顾虑,“格列卫”服用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吃惯了一种药就不肯轻易换。他们并非不知道买“印度仿制药”没有质量保障,只是作为患者群体来说,其实一直在一种风险和另一种风险之间漂移,非此即彼。



电影到底哪里不准确呢?“慢粒群体没有对诺华采取极端行为,而是心存感念。诺华是付出高昂代价研发出救命药的救命者。埋怨主要来自定价太高和成倍赚回研发费后仍不降价......除了急变移植化疗,慢粒患者很少有人戴口罩。”

(张书全为化名)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燕晓英 李响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