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交叉点道】美苏对抗:世界离毁灭仅半步之遥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超

2016-09-07 18:57

【视频】交叉点道 | 美苏对抗:世界离毁灭仅半步之遥


二战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美国和苏联两大巨人都不想重蹈战争的覆辙,不过冷战的紧张氛围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到底是谁挑起了冷战?


谁是冷战祸首?


美苏两国政府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对方挑起冷战。不过,美国学界认为,冷战没有祸首,双方的互不信任,互相恫吓,抬升了对抗水平,最终导致了冷战。


斯大林逝世 苏联迎来改革春风


赫鲁晓夫上台,改革的春风吹向了文化界,苏联的社会风气出现了一派活泼生动的局面。


在这里,不得不提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了“三和”政策,也就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可以和平过渡。


不过,更让人大感意外的话题出现在了会后。


在苏共二十大结束之后,赫鲁晓夫又临时召集与会代表,做了一篇长达几个小时的报告,核心就是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现象进行全面批判。


赫鲁晓夫斯大林


接下来所发生的,用一系列曲折的故事表现了一件好事如何变成坏事。


苏联松动 卫星国动荡


赫鲁晓夫的这篇报告原本属于机密,不过文本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取,不久之后就出现在了在东欧的黑市上。


如此一来,东欧蠢蠢欲动。


1956年秋天,经过十年苏联化和效仿斯大林的波兰,提出了要走波兰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苏联领导的华约集团中显示出了离心倾向。


赫鲁晓夫原本打算对波兰用兵,在国际共产主义内部兄弟党的劝诫下,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顶住了苏联压力的波兰,鼓舞了匈牙利的知识分子。当年10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示威者同当局激烈对抗,造成流血冲突。


紧接着,纳吉上台,宣布要走“符合匈牙利民族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纳吉


苏联部队开进了匈牙利,并在布达佩斯街头同匈牙利民众枪炮互射。


苏联一次入侵匈牙利


事件平息之后,苏军撤离。不过,在苏联内部,刚刚发生的事件被定义为一场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暴乱,纳吉也被认定为背弃社会主义。


接下去,苏联坦克又开向了匈牙利。匈牙利随即宣告废除华沙条约,并成为中立国。


不过,在苏联17个师的压力之下,匈牙利军队没有抵抗,风波就此平息。


苏联二次入侵匈牙利


波兰和匈牙利的风波,除了苏联内部的原因之外,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也是一大因素。


南斯拉夫:波匈“心中灯塔”


二战中,南斯拉夫是唯一一个不在苏联帮助之下,实现自我解放的东欧国家。


南斯拉夫不仅没有加入华约,还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东欧,尤其是在波兰和匈牙利,南斯拉夫和它的领导人铁托一直在引发着不大不小的激荡。


铁托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内部的松弛让这股原本沉寂在深处的激流变成了海啸。波凶两国看到了变革的希望,不过最后的结果让人扼腕。


对抗升级 苏联拿西柏林“开刀”


东欧的一系列动荡让苏联刚刚起步的改革戛然而止,东西方再次迎来对抗。


冷战中,西欧夹在美苏中间,承受着第一线的压力。


苏联也充分利用了这一局面,对于西方在自家地盘上的“飞地”西柏林,采取了手段。


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用一道高高的围墙,把西柏林围了起来,造成了“柏林墙危机”。


柏林墙危机


冷战之所以让人回想起来毛骨悚然,就在于每当一场危机平息之时,下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经在酝酿,而人们却浑然不知。


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的夏天,古巴发生革命,苏联如获至宝,不仅提供各种经济援助,还想在美国家门口部署弹道导弹,洗刷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带来的羞辱。


赫鲁晓夫打起了如意算盘,1961年7月开始,苏联用第三国的船只,把导弹送到古巴。


古巴导弹危机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2个多月,随后美国恍然大悟,开始在海上对苏联的船只进行侦查,并对古巴实施封锁。谈判久拖不决,双方各不相让,核大战一触即发。这时,任何一点越界的冲动都会让地球万劫不复。


所幸,最终理智占得了上风,赫鲁晓夫放弃了原本的计划,美国也让出一步,撤出了在土耳其的导弹。


(编辑:王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