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马克龙也来了!欧洲首脑接连访华 怀揣三大目标
环球叶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2023-04-06 17:20
马克龙来了,冯德莱恩也来了。
最近,欧洲领导人像商量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往中国跑。
已经来过的,还有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即将要来的,可能还有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
为什么要争相访华呢?
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俄乌冲突,让欧洲输得太惨,伤得太重!现在,欧洲人慢慢地回过神来了,向东看“寻求破局”。
过去一年,欧盟出于“安全考虑”,紧跟美国的步伐,先后对俄罗斯施加10轮制裁。
结果呢?俄罗斯非但没亏钱,反而赚得更多了,2022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增长8.1%,达到8500亿美元。西方国家制裁了个寂寞!
美国,居然也赚了!西方发起制裁后,特别是“北溪”被炸之后,欧洲不计成本地购入液化天然气。
去年,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是9473万吨,远高于2021年的5727万吨。更有趣的是,这其中的41%进口自美国。
“朋友”有难,美国自然“鼎力相助”(趁火打劫)!一艘装满天然气的船,从美国开到欧洲,成本大约是6000万美元,但美国要卖欧洲2.75亿(美元)。
此外,俄乌冲突真像美国说的那样,让欧洲和北约更团结吗?
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从来都是欧洲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冲突只会让欧洲内部更加撕裂,让欧洲失去更多自主权。美国反倒可以“坐收渔利”,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老大”地位。
豪不夸张地说,在美国的“公正主持”和“热心帮助”下,欧洲被狠狠收割了一波,成了俄乌冲突的最大“冤种”,面临着能源价格飙升,物价大幅上涨,社会矛盾激化,地缘风险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回望20世纪,美国就是在欧洲的分裂、热战和冷战交织中获利而变强。而这一次,美国再次通过收割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好在,欧洲人慢慢认清现实了。最近,马克龙几度怒批美国“不够朋友”,搞“双重标准”。
我想说,对于欧洲来讲,这是非常昂贵的一课,至少需要反思三点:
第一,如何结束俄乌冲突?第二,该不该在冲突中选边站?第三,如何走出经济困难?
而这些问题,应该也是欧洲领导人访华的“核心”关切!
首先,是俄乌冲突。
冲突不停,欧洲就会被持续收割!
现在,事实已经摆在眼前,美国在拱火,中国在劝和。想要结束冲突,靠美国肯定不行,还得看中国能不能“出手”。
中国的立场客观公正,“中国方案”( 《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考虑了各方关切,最能体现国际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中俄领导人也刚刚会过面。鉴于俄罗斯和美欧的“死敌”关系,目前只有中国才能和俄罗斯“说上话”,可以充当调停者的角色。
所以,欧洲领导人来华,特别是马克龙和冯德莱恩此行,就是希望代表欧洲,来探一探中国的态度,看看中方能否帮助俄乌开启谈判,缓解欧洲压力。
至于如何“停火”,中欧的看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同,比如说,要不要以俄罗斯撤军为先决条件等等,但我觉得只要中欧在“停火”问题上能达成战略共识,就是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上,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是避免站队。
在美俄博弈中,欧洲站队的“恶果”已经显现了,失去了俄罗斯市场和便宜的俄罗斯能源。
如果在中美之间,欧洲继续无脑“跟随”美国,再失去中国市场,欧洲经济可能会彻底垮塌。
近半年来,法国街头一次又一次地爆发示威游行,德国发生30年来最严重的大罢工,表面上是养老金改革等问题,但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高企的生活成本,让民众愤怒。
所以,即便欧洲是美国的盟友,在中美欧这个大三角之间,欧洲不该沦为美国的附庸,也不该变成被利用的“韭菜”,否则欧洲国家只会加速衰落。
在中美博弈中,保持中立,才是保护欧洲利益的最佳选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中欧合作。
中欧双方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也没有根本性利益冲突。当下的乌克兰危机,也只是中欧之间的一个议题而已。经贸关系,才是欧洲领导人访华的“重头戏”。
2022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流量达70亿美元,在欧盟投资存量达1029亿美元。
再看2023年,美债即将暴雷,经济前景不明,如果欧洲想要稳住经济,就要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有了中国的大市场做背书,才有可能抵御经济动荡。
所以,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时一样,马克龙这次,也带了一个庞大的商务代表团,包括法国电力、空客、阿尔斯通、威立雅等60多个法国企业家。
如此“兴师动众”,展现出了法国以及欧盟与中国合作的诚意。
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近年来,中欧关系也经历一些波折。所以,什么是真正的诚意呢?
我想如果欧盟领导层有足够的政治勇气,取消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推动中欧投资协定(CAI)的“解冻”,这对双方来说,才是最大的利好。
当然了,我理解欧洲是美国的“小伙伴”,有时候还是得看美国人的脸色。但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实现战略自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欧洲是欧洲,欧洲不是美国。中欧关系也不同于中美关系,中欧向来重视经贸合作,而不是意识形态分歧,和地缘战略竞争。
我们当然愿意和欧洲一起,发挥合作潜力,应对全球挑战。只是,有一个前提一定不能忘,那就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