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青春风暴·中国式浪漫⑥:大鱼梦境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楚华 刘宽漾
2024-02-24 10:04
千年古巷,烟火人家。现实版“大鱼海棠”在粉墙黛瓦的徽州古村落间,翩然起舞。
青年心向四海,总想要“游”出山村,在外闯一片天地。远离村庄,故乡却变得更像具象。那一条条游曳在夜巷中的大鱼,是游子们归乡的牵挂,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团圆,更是融入血脉的仪式感。
在歙县,走进瞻淇村,就可以看到各种形态的鱼灯,布的、纸的、塑料的、石头的。可如果你想找到最惊艳的大鱼,去祠堂准没错。
春节将至,瞻淇村的祠堂是最热闹的。大家赶着制作鱼灯,为正月初二开始的嬉鱼仪式做准备。
在瞻淇村,汪宇昉小有名气。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会扎鱼灯的“Z世代”。
栗子头、圆眼镜,汪宇昉笑起来有点呆萌。别看他只有28岁,只要提起鱼灯,他就会自动进入“老师傅”的状态。
选材,竹杆要直,竹节要少;编鱼骨,要掌握好火候温度与竹篾弯折的配合;贴鱼皮,要讲究与鱼骨贴合,严丝合缝,一气呵成。
为了防火且便于保存,如今瞻淇村的鱼灯已经很少使用棉纸、蜡烛,而改用布料糊鱼皮,用灯泡做光源。
但是,汪宇昉有自己的执着。他专程去拜访了村里的老手艺人,想找到最传统的“老鱼”纹样,做一条童年记忆中的大鱼。
汪宇昉第一次做鱼灯,是在10岁那年。从那以后,他开始跟着村子里的老师傅学习,手艺日渐纯熟。再后来,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离开了村子,外出读书、工作。
小学时,他所就读的村小有数百位学生;现在,母校的学生只剩下个位数。汪宇昉家门前的古巷,曾是瞻淇村最热闹的“CBD”;而当我们造访之时,这里最常见的景象却只有拎着火篮取暖的老人。
不过,古巷也有热闹的时候——孩子们都回来了。扎鱼灯,也成了瞻淇村的年轻人一年到头的团聚时刻。
鱼灯,寓意年年有余。
从宋朝至今,大鱼已经在这里“游”了一千年。舞动的鱼儿,承载着人们对来年最美好的期许。
村里会做鱼灯的长辈,总是会做一盏小鱼灯送给家里的孩子们。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小鱼灯,跟在大鱼身后舞小鱼,是属于孩子们最美好的春节记忆。
汪艳芝的小鱼灯,比她还要年长。那是姨公做给哥哥的,哥哥长大后就留给了她。经年累月,鱼灯被蜡烛烧出了很多洞,汪艳芝就用各色纸张将它“缝缝补补”,继续留在自己的身边。
今年,汪艳芝已经成年。这一次,她想加入嬉大鱼的队伍。
“嬉鱼”要两人互相配合,全程高举鱼头和鱼尾,变换动作。想掌握嬉大鱼的技巧,汪艳芝还需要训练。
汪艳芝拜的师父,是村里有名的“嬉鱼女将”李世音。
和瞻淇村其他热爱鱼灯的孩子一样,李世音从小就跟着长辈们嬉鱼灯。在嬉鱼的队伍里,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李世音格外显眼。
如今,李世音虽然已经嫁到了村外,但每逢春节,她都要回到瞻淇村,每一场嬉鱼,她都不愿错过。
一条大鱼长四米,足足有三十斤重。要舞起来、斗起来,着实是个体力活。几组动作下来,汪艳芝就双手发抖,不得不停下稍作休息。
嘴上说着累,汪艳芝还是咬牙坚持着,因为她有一个多年来一直想要完成的心愿。
在汪艳芝很小的时候,她的爸爸就去世了,她甚至没有关于爸爸的任何记忆。长大后,汪艳芝听村里的老人说,爸爸特别喜欢嬉鱼,并且玩得特别好。
嬉鱼,于她而言,是一场特别的成人礼,也是她与父亲跨越时空的对话。
大年初二,锣鼓喧天,一条条大鱼从祠堂次第“游”出,平日里宁静的古巷沸腾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最质朴、最纯粹的年味儿。
如今,瞻淇村的鱼灯已经“游”出徽州大地,在摩登都市里,在辽阔天地间。
为所坚守的传统准时赴约,为所牵挂的亲人了却心愿,为所希冀的未来鱼跃碧海,当大江南北的美好祝福在黑夜中次第亮起,这就是中国人诠释浪漫的答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楚华 刘宽漾 特约摄像:凌利兵 程子伟 王轩 剪辑:朱玲敏 编审:陈瑞霖 邢维)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