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问政中国|中国外交"战狼"吗?外长会回应有点"刚"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5-25 00:01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年的记者会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召开,借此机会,我愿首先向全力拯救生命的各国医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不幸逝去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
5月24日下午3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以这样一句特殊又温情的开场白,启动了今年两会的外长记者会。
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今年的两会“时间节点特殊”,世界各国仍在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疫情,也让国际间的合作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仔细梳理发现,在今天的记者会上,王毅外长系统性正面回应了关于全球抗疫、中美关系、地缘政治、香港、台海等23个问题,其中有16个提问与疫情有关,可见国际舆论关切。
大疫之年,中国外交将面临哪些挑战与考验?看看新闻Knews两会特别节目《问政中国》,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和特约评论员洪琳,共同解读。
外交渠道多样灵活 态度坚决基于“有底气”
关注近期中国外交的人不难发现,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中美关系、涉港涉台抑或是应对疫情期间的一些抹黑和歪曲时,中国的外交官,包括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和驻各国使节,都在通过国际社交媒体频繁发声。
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更是亲力亲为,密集开展元首外交,与各方领导人共商抗疫大计。就以“电话外交”为例,截止目前,习主席已和各国元首、国际组织负责人之间进行了51次的通话。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表示,特殊时期里如此高密度的电话外交,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戚振宏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我们要与各国保持联系,及时给予援助并加强长期合作。
而针对疫情期间,中国外交官利用国际社交媒体频繁发声的新变化,戚振宏也表示,这是自然而然,也是顺理成章的。面对国际社会上一些对中国无端指责和抹黑的声音,我们必须结合新的手段、新的技术,更好地传达出中国的主张,以正视听。要知道,对于那些抹黑中国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我们要用事实和行动告诉他们,谎言就是谎言,重复多少遍也成不了真理。
除了外交渠道的多样灵活,近年来,中国外交部门对待西方一些国家的挑衅,作出回应的态度也更加坚决。但是,一些西方舆论似乎并不适应,认为这是一种强势,将之称为“战狼外交”。
“态度坚决基于雄辩的事实”。洪琳认为,西方一些国家比较擅长的就是给中国这样的国家扣帽子,对于这样的操作,我们已经非常熟悉,因此驳斥起来也是非常的轻松了。大家还记得,当美国总觉得中国应该和他一起加入核裁军框架内的时候,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问美国——你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核裁军,把中国的核武器裁减到和美国一样多,还是让美国的核武器和中国一样少呢?轻松的一个反问,就直接告诉了世界,当今这个世界里究竟谁在考虑这样的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走和平发展的国家来讲,全世界都看到,过去这些年中国所作出的贡献。包括中国所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这种理念,不管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带一路”这样的理念等等,都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支持,未来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中美最需借鉴分享抗疫经验 合作是唯一选择
抗疫需要全球合作,对于中国在国际抗疫合作中发挥的作用,王毅部长在记者会上作出表述,他说“中方不是救世主,但愿做及时雨”。王毅提到,以中美防疫支援为例,疫情之初,美国很多社团、企业和民众向中国伸出援手;在美国陷入疫情后,中国政府、地方和各界人士也积极回报,向美方捐赠了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中方还为美方在华采购提供支持和便利,仅口罩一项就向美方出口了120多亿只,相当于为每一个美国人提供了将近40只口罩。
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越发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脚步,一些国家的不安感也在增加,中国外交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特别是近来,美国在疫情、贸易问题上一连串的打压、甩锅等举动,对中美关系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对此,王毅在今天的记者会上也表示,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现阶段更要特别警惕,美方一些政治势力在中国关系上开历史倒车。
有关这一表述,戚振宏分析,现在美国一些人想企图绑架中美关系,带错方向、带错节奏,这确实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例如前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在接受CNN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无端攻击完全是非理性的,而且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敢发声,噤若寒蝉。
戚振宏指出,当下的美国“三情”叠加,一个是疫情,防疫工作搞得很糟;第二是选情,年底就要进行美国大选;还有一个商情,经济面临很大的困难。三情叠加已让美国“自乱阵脚”,这时候怎么办?为了个人,为了党派,所以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包括将疫情责任“甩锅”中国,对中美之间正常的科技人文交往进行打压等。
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么做是伤人伤己,相信他们“撞了南墙”以后,会逐步体会到,合作才是中美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但是短期内,对面临的暴风雨,我们还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与各国携手信心不减 中国外交决心不变
疫情为各国交往按下了“暂停键”,但中国外交并没有止步。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王毅透露,中国和欧盟,正在积极探索适时召开中国-欧盟峰会,并争取在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同时,也正在和日韩两国,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力争年内能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此外,中国还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大力推进"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规划对接,通过多边合作,更好维护各国人民健康和安全,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新动力源。
可见,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如何行稳致远,在加强区域合作上,中国还得多做文章。
戚振宏认为,中日韩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事实上已经形成了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和人员交流。中日韩加在一起GDP已经占了世界的2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进一步提升,特别随着中日韩率先复产复工,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的整合,对于三国经济各自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相信经过这次疫情,大家会再思考,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有益性。
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王毅今天提到一个数字,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逆势增长超过11%,可见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信心和决心。
洪琳告诉看看新闻Knews,这次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反而是越来越红火了,运量在不断上升。当然这其中有一些特殊原因,就是空运和海运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合作理念,体现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而且体现了在和平发展为主流的时代里,我们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对现有的国际关系进行发展和丰富。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局势,反全球化的思潮也在全球多地有所抬头,世界变局下中国角色应该如何定位?戚振宏表示,虽然全球化会有一些曲折,但全球化的势头是不可逆的。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条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要一如既往地推动全球化,向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董亚欢 黄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