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视频 | 无伴奏纯人声:听完男神们深情的阿卡贝拉,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耿博阳 实习记者 肖梦旋

2017-12-30 15:45

发源于西方的阿卡贝拉是一种无伴奏人声合唱形式,每个人各司其职,将音乐用纯人声形式表现出来。阿卡贝拉大约十年前正式进入中国的大众视野。如今,中国阿卡贝拉乐团大多由在校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白领组建。


2013年,六位来自于各行业的阿卡贝拉爱好者一拍即合,组成了无伴奏合唱团“燃点人声乐团”。2016年,他们推出总计播放量数千万的多部阿卡贝拉视频,2018年初即将发布首张同名实体迷你专辑。四年间,燃点成员在名校学霸、阿卡爱好者,与资深乐团成员的三重身份中穿梭百转,在成为行业精英的同时,也将兴趣发挥到极致,真正把对音乐的理想与情怀拉进了现实。


满屏的弹幕,阿卡贝拉和观众互动的狂欢


为何乐团取名“燃点”?成员们是这样说的:“因为由我们三个火象星座和两个水象星座的老男人组成啊,而且唱的歌都很燃!”,成员之一的施嘉俊提着眉眼笑道。“燃点”是几位成员给自己曲风的定位——活力而热情,承载着他们对于阿卡贝拉的理解——蓬勃而有力,也寄托着乐团的目标与信念——让阿卡贝拉在中国大陆播下可以燎原的火种。



“燃点”成员 施嘉俊


人声打击、转音、呼麦、簧鸣,嘴巴的一张一合间,“燃点”乐团演绎着“神级低音炮”、“高能节奏器”,用极强的律动感、富有穿透力的和声和诙谐的体态表现捕获了众多网友的心。


在视频中,他们是从电吉贝斯弦乐到架子鼓打击乐一众“乐器”都塞在嗓子眼里的“花腔”歌者。但在生活中,乐团队员都是顶着学霸人设混迹于金融、教育、管理、文物研究等严肃行业的青年精英。


男高音毛隽杰、低男中音施嘉俊毕业于复旦大学,分别在比利时和上海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人声打击音乐总监柴乙亮从事音乐培训工作,也是他们的校友。男低音赵轶凡毕业于北京大学,在上海交响乐团节目部任职,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的男高音张扬从事基金风控,新入团成员吴天任还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一年级的研究生。源于对音乐的热爱,阿卡贝拉把他们聚集在了一起。组合的成立纯粹出于对无伴奏合唱的热忱,以及一份想要传播阿卡贝拉的信念。正如他们所说,“因为热爱无伴奏合唱,我们各自唱起了阿卡贝拉;因为执念于玩好音乐,我们最终聚到了一起。”


燃点团员(摄影:Miou)


对于阿卡贝拉,他们有热爱,更有要求。成员之一施嘉俊接触阿卡贝拉7年,现同时任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男低音、Echo合唱团首席男低音;新入团成员吴天任曾任复旦大学合唱团团长,参加过包含德国拜罗伊特国际青年艺术节音乐会在内的不下20场大型音乐会。成为追求极致的阿卡贝拉歌者和传递者是他们的共识。


每周不定时的排练,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新成员吴天任


正是因为这份对专业的要求、对人声合唱的执念,2016年乐团开始以异地录制的形式合作,制作出了人声合唱版数码宝贝主题曲《Butter-fly》、《直到世界尽头》等多部情怀之作,收获千万点击率和数万粉丝的支持,在众多网络人声合唱团中脱颖而出。


成团四年有余,在2016年的丰收之后,“燃点”乐团想要真正留下作为音乐人的印记,留下可以打败时间的作品。于是,发行一张专辑的愿望逐渐萌生。

不过,“燃点”乐团的目标远不仅于发布一张专辑。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火种,将追求极致阿卡贝拉的态度传递下去,“燃”起中国当代无伴奏合唱的风潮,“点”亮阿卡贝拉在中国的本土化变革之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耿博阳 实习记者:肖梦旋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