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生活在非洲⑤丨公司用集装箱运来"老干妈"解乡愁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 汤涵钰

2019-03-19 13:55

“2012年的尼日利亚空难,我失去了四位同事;这一次,我真的害怕再听到不好的消息。”埃航ET302航班失事的消息传来,乌干达当地时间早晨八点多,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土公司”)东非乌干达办事处总经理王磊立刻给在埃塞和肯尼亚的同事发微信问平安。等待回复的时候,心里全是煎熬。


同时,他自己也收到来自国内亲友的关心问询。他已经在非洲生活了快11年,乘飞机在这片大陆上奔波是常有的事。得知他此时没有出差,家人和同事们才放下心来。


让王磊难过的是,还是有八位中国同胞在此次空难中罹难了:“真的不希望这种事情再发生了。”


王磊和非洲大陆缘分匪浅。2008年7月,27岁的王磊在北京工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读完了硕士学位,进入中土公司。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四家中国外经公司之一,成立于1979年的中土公司有一个传统:要求刚入职的新员工到一线先去锻炼。


王磊与当地的朋友


王磊被安排去非洲。尽管心里有些发怵,但他还是很向往这个能在国外独立打拼、快速成长的机会。毕业的同年9月,王磊告别新婚四个月的妻子,前往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担任城市塔楼项目的现场工程师。


刚到卢旺达时,算上王磊自己,现场的中国管理人员只有3人,其中唯有王磊一人能说流利的英语。因此,他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兼任项目经理翻译、项目部财务,并负责采购材料、协调公共关系等等。王磊笑着说,他甚至还负责买了半年多的菜:“那段时间辛苦且充实,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繁杂的工作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当时卢旺达的物资十分匮乏。在当地能买到的建筑原料只有水泥,钢筋和其他装修材料都依靠进口。从国内公司审批采购到材料最终运输到地处非洲内陆的卢旺达,周期往往要四五个月。个人物资也需要自己带去,王磊带了常用的牙膏、洗发水等,甚至还有一个枕头。


集装箱运来的“家乡味道”


中土公司为项目组配了专门烹饪中国菜的厨师,并在营地种了一些卢旺达没有的“中国菜”,比如韭菜和豆角。每年,王磊和同事们还会收到公司从国内采购发来的副食。集装箱里塞着老干妈、酱油、醋,或者粉条和粉丝,开箱的时刻同事们欢呼雀跃,因为这都是家乡的味道。王磊说,这个用集装箱发放副食的习惯,从中土公司60年代建造坦赞铁路就开始了。


在卢旺达的十年间,王磊幸运地没有遭遇过危险或动乱,但传染病却是躲不过的。他生过七八次疟疾,而据公司的专职医生统计,平均每个中国员工一年会得1.5次疟疾,多的时候有人一年患过四次。然而,这并没有停止他们行走非洲的脚步。


中土公司卢旺达办事处全体管理人员合影


王磊的家人虽然担心他的安全,但仍然很支持他在非洲的事业。妻子放弃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全职照顾家庭。家中如今有两个孩子,六岁的大女儿曾经跟着父母在卢旺达生活了两年多,还上过当地的幼儿园。


对于王磊来说,卢旺达已经如同他的“第二故乡”。他见证了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他记得自己初到卢旺达时,曾经看到街上有人穷得只穿着一只鞋子。如今,在中土公司工地上的当地工人们都会注意保持仪表整洁。这种变化让他很受触动:“很多人对卢旺达的印象还停留在1994‘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年代。但这个国家在大劫难之后的蜕变,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向上力量和希望。”


远景城项目封顶,王磊与工作人员合影


和卢旺达一样,王磊自己也很快成长起来。2013年8月,他晋升为中土东非卢旺达办事处经理。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后来三次视察中土公司在卢旺达的项目时,王磊都代表中土公司受到总统接见,并为总统进行项目讲解。这三个项目包括卢旺达最高的建筑基加利城市塔楼,最大的商业中心MPP和平大厦,以及最大的综合社区远景城综合社区项目。卡加梅都对它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视察远景城项目,王磊(前排左一)负责解说


2018年7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卢旺达,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卢旺达。王磊作为中资企业代表中的一员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接见,感到“心情无比振奋”。


去年九月,王磊被调职到乌干达,担任中土公司东非乌干达办事处总经理。乌干达的国土面积约为卢旺达的九倍,一片更加广阔的市场在等着他。


王磊笑说,十年前自己欣然走向非洲参与建设;未来,他打算继续这条“走出去”的道路,为“一带一路”倡议尽一份力。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汤涵钰 编辑:爱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