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交叉点评】0接触0交流0合作 美国10年内必求中国进行太空合作?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6-10-07 12:47

2016年9月15日,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天宫二号


本月中旬,“神舟十一号”将进入太空与之会合,搭乘的两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开展人在太空的中期驻留试验。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在2017年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这标志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将要完成。2020年,中国将建成空间站, 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 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中国空间站未来结构图


2017年中国还要开始“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2018年,中国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将第一次踏足人类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月球的背面。而且,2020年左右,中国将实现载人登月计划。

嫦娥四号登月计划


人类正在进入太空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空技术迅猛发展,方兴未艾。太空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军事甚至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造福于人类社会,发展出使千百万人每天都受惠的各种与太空技术有关的产品。另一方面,一些军事强国把太空视为新的军事竞争制高点,驱动太空走向武器化,则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

美国是最早发展现代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冷战时期太空成为美苏争霸的重要领域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统治阶层渲染与苏联的“导弹差距”,在美国国内奠定了加速发展太空技术的共识。凭借厚实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在“阿波罗”工程的周密规划和组织下,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至1972年12月,美国6次登月成功。在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阿波罗计划


美国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太空船,也是历史上第一种可携带大型卫星进入轨道和离开轨道的太空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其他国家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人类拥有过的规模最大的空间站。美国太空财产和技术现在已广泛运用于科研、金融、工业、农业、信息、预报和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等许多领域。互联网和太空技术的接轨,更使太空财产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美国正在走向更深入的太空探索,2035年登陆火星已成为美国的目标之一。

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


但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开展对太空的军事利用。各种侦察卫星成为美国重要战略和战役手段。冷战时期,为了打破苏联反卫星武器的垄断领先地位,美国不惜耗费巨资研制发展各种反卫星武器。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甚至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实现太空军事优势以压倒军备竞赛的对手苏联。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积极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这一系统中的一些装备也可以作为反卫星武器使用。近年来,美国全球快速常规打击武器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美国也未放弃对太空动能武器和定向能武器的研制。


里根“星球大战”计划


美国在军事上和民用上正在越来越依赖太空系统,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这将使美国陷入一种两难困境:一方面,如果不这样做,美国的太空优势难以保持。另一方面,就像美国正在建造一扇越来越大的窗户,这扇窗户越大,防御它的难度越大;一旦这扇窗户被打破,它所受的损失也将越大。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更多的扩展到太空,太空这一“高边疆”正在成为各大国争相探索和利用的新高地,太空权成为各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继陆权论、海权论、空权论之后,太空权论正在战略和军事领域崭露头角和发挥作用。

世界经济、科技和政治多级化趋势的演进也加速了太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太空领域稳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先后加入太空俱乐部,在探索和利用太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印度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征途之上。中国的航天事业发韧于艰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宇航员登月,将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童话变为现实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国人民靠自力更生发展航天事业,但中国对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也一直持积极态度。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理应在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加强两国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但中美初期的太空商业合作由于美国的冷战思维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断。1999年5月,美国国会抛出《考克斯报告》,无中生有地指责中国通过窃取美国军事核与空间技术而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报告中对中美太空商业合作的指责,成为影响中美在太空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的极大阻碍。近年来,美国国会对中美在太空领域交流和合作设置了一些障碍。特别是美国国会通过的沃尔夫禁令,将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关系定格在了零接触、零交流、零合作的状态。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虽然打着“国际”的名号,中国申请加入了很多年,却始终不与中国合作。


污蔑中国的《考克斯报告》


在中国发射天宫二号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文称,发射天宫二号是中国建设空间站“雄心”的关键一步,美国应放弃现行的不合作政策,尽早与中国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但美国也有一些仍然带有冷战思维的声音。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2016年初发布了题为《从庇护所到战场:美国太空防御与威慑战略构想》的研究报告,针对当前美国在太空防御与威慑问题上面临的挑战,提出系统和可操作性的“有限太空战”构想。

零接触 零交流 零合作
中美航天领域的合作怪圈能打破吗?


历史证明,美国同意与他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包括航天领域合作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另一个国家在该领域获得与美国相近的实力或技术能力;美国对另一个国家有较大的战略需求;两国关系改善或稳定。或至少满足其中的两个基本条件。例如,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都拥有宇宙飞船在太空进行对接的技术。1972 年,在美苏关系缓和的背景下, 两国签署了“ 联盟(Soyuz)- 阿波罗(Apollo)”计划。根据该计划,1975 年7 月,美苏的飞船“联盟19”号和“ 阿波罗18” 号在围绕地球轨道上成功实现了对接,两国飞船的宇航员实现了 “太空握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两国太空合作——验证了当宇宙飞船在太空发生事故时另一方提供救援的技术可行性。又如,20世纪70年代末,在苏联发动全球战略攻势的背景下,为了联合中国对抗苏联,美国与中国建交,并开始战略合作和卫星发射商业合作。


1975年,美苏实现“太空握手”


因此只有当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科技水平与美国在同一水平或相近,美国才会认真考虑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建立中美太空战略稳定的框架。本世纪20年代中国将建成空间站和实现载人登月计划。而现役的美国牵头的国际空间站预计将在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不得不与中国开始进行一些航天交流和合作。两国在太空技术和能力上形成某种相互威慑,也有助于防止中美之间的太空战。


特约撰稿: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 夏立平


(编辑:邹琪 张梦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