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美韩加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中国三招可破?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6-10-21 23:58

近期,美国积极推进由预警卫星、预警雷达、远程制导雷达、拦截弹等组成的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谋求其在全球战略部署。韩国宣布在星州郡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正是美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一个节点,这既是强化其前沿防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在为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铺路。


萨德反导系统


而随着防御“盾”的不断加强,应运而生的“矛”——突防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有分析认为,以中国现有的能力,想破解萨德之“困”可用三招。


第一,利用隐身技术,降低敌方探测能力。隐身技术可分为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和再入光电特征控制技术等。美国是最早开展现代雷达隐身技术研究的国家。最初是采用木头等低散射材料代替金属,随后以外形设计为主,辅助一些材料或吸波涂层等技术,以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量值。


美军F-117战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F-117为应用背景,美国提出“黑色计划”,飞机本体采用外形设计和吸波涂层技术,在海湾战争中其隐身设计获得成功验证。AGM-129A是美国新一代远程空对地战略巡航导弹,其隐身设计是采用光滑大曲率半径流线型弹体和外表光滑尺寸较小的翼身结合体,此形状可避免直角反射体引起的强散射,减小侧向散射强度,具有极高的隐身性能。


美军AGM-129A导弹


法国于1989年开发了阿帕奇隐身巡航导弹,头部采用尖点棱锥形,由4个共点的大后掠面组成。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英国空军首次使用该型导弹,其隐身效果显著。


第二,使用模拟技术,引诱防御系统犯错。诱饵技术,可产生与威胁目标的身份特征相似或更强的信号特征,并与威胁目标共同行进,引诱防御系统的探测与识别,也称假目标技术。据了解,目前国外已研制的弹头诱饵主要包括3类:模型诱饵、多特征诱饵和反模拟诱饵。



模型诱饵,此诱饵与弹头形状相仿,具有与弹头相似的雷达截面,能够模拟弹头的动态特征。同时,为了有效应对低轨天基红外侦察系统,模型诱饵与弹头保持了相近的温度,发射大致同等的红外能量。


多特征诱饵是模型诱饵的改良型。在真弹头与诱饵之间制造一定的差别,以避免弹头成为能唯一区别于其它诱饵的物体。例如,采取产生不同温度的表层,以此达成各种诱饵雷达截面、红外特征、惯性运动的多样化。


反模拟诱饵是通过对弹头本身进行伪装,以提高防御系统识别难度。主要有:包络球技术,即气球将弹头包起来,并释放多个同类气球,雷达无法判别每只气球里是什么;多层绝热防护罩技术,即利用多层金属包裹的塑料伪装弹头,使雷达无法穿透;诱饵云技术,此种方法是用一团雷达反射诱饵云替代金属气球或绝热层,由于雷达无法探测到其中的弹头,可以起到隐蔽效果。



第三,活用干扰技术,对辐射源进行“围猎”。该技术可在威胁目标周围产生噪声背景或构建多个虚假信号源,以降低探测设备的作用距离或识别能力。俄罗斯目前在役的最为先进和成熟的路基机动洲际白杨-M导弹,就配有相当数量的箔条、大功率电子干扰机等电子对抗设备。


“矛”与“盾”的对抗态势总是水涨船高,先进的突防技术是破击防御体系、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只要善加应用现有技术、谋篇布局综合部署,“萨德”对中国的威胁势必将降到最低。

(编辑:王嘉颖 傅群)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