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新闻透视

视频 | 热热热!警惕高温天的“沉默杀手”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文韵

2024-07-20 22:32

近期,申城高温橙色预警连发。事实上,今夏上海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从7月4日出梅当天就以显现,随后接连高温让沪上医院经历了一轮“中暑、热射病”急诊高峰,甚至还有个别悲剧发生。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中暑病例增加。那么,今夏长达40天的超长伏天,中暑如何防范呢?



浦东医院的ICU内,被确诊“热射病”的尹老伯,在被抢救了整整一天一夜后,才终于清醒了过来。


7月8日,上海一早就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烈日下,尹老伯一直在园林里除草,4个小时后,他突然感觉头晕胸闷,靠着最后一点意识,他来到了浦东医院求医。医生初步检查后发现,尹老伯的体温已经高达41.7度,并很快陷入昏迷。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主任王志华告诉记者:“肌肉在高温环境下坏死,这个时候我们会检测出有肌红蛋白增高,他明显增高,比正常人要高10倍。”



冰毯、冰帽、静脉滴注冷盐水等一系列降温措施同步用上,检查显示,老伯已经出现了器官损伤现象,被确诊为中暑当中最严重的“热射病”,立刻进入ICU做进一步的抢救。好在抢救还算及时有效,如今,老伯已经出院。王志华医生解释:“热射病很容易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所以一旦进入重症中暑,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是很高的。”


浦东医院的统计显示,出梅至今两周左右,共收治了23例重症中暑患者,其中“热射病”达到21例,年龄从40岁到90岁,8成都是户外工作者,经过抢救,目前基本都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们收治的另一位热射病患者,神智不清的状况持续了十多天,如今依然需要在ICU接受生命支持的治疗。



热射病的凶险决不可掉以轻心。除了露天工作的人群外,还有不少患者则是因为在室内的闷热环境中待太久,最终变成了“热射病”。


嘉定区瑞金北院这段时间来,共收治了10位重症中暑患者,目前还有4位仍在ICU观察。这位80岁的高龄老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是因为,家里空调坏了后,依旧长时间呆在闷热的房间里,最终重度中暑,送到急诊后,被直接转入ICU抢救,检查发现,已经出现多脏器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的状况。


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娇对此解释:“如果内皮因各种机制被破坏了之后,这些内皮中一个个细胞间就会有间隙了,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体液,都会从这个间隙漏到血管外面去了,渗漏之后会导致病人血压下降,也是中暑导致休克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



医生介绍,类似的情况尤其多发于一些老人身上,大热天为了节约,不舍得开空调,殊不知却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长时间待在室闷热的室内,犹如温水煮青蛙,不太被重视,但非常危险。华东医院也收治了多位在家里不开空调闷到中暑的老人家。


胡阿婆发现老伴儿在家中突然倒下,额头温度非常烫,赶紧呼叫120,将老伴儿送来了医院。胡阿婆说,家里确实不太开空调,室外三十七八度的温度,急诊间里27度左右的温度,而胡阿婆还穿着长袖,里外穿了三件衣服。“现在这个温度,我们家假如不开空调,待得特舒服,也不出汗,从来没考虑过中暑的问题。”



医生介绍,随着身体机能退化,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会有所下降,体感上不像年轻人那样怕热,因此更容易疏忽大意,导致室内中暑。入伏后,气温再次节节攀升,上海又已连续多日高挂高温黄色橙色预警。医生再次提醒,高温天气仍在持续,需要长时间户外工作的人群和老人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要长时间在高温中忍耐,一定要做足防暑降温工作,该休息休息,该开空调开空调。


华东医院急诊科主任赵沄建议:“环境温度如果超过35度,纯粹靠通风的话是不能降体温的,在家里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开开空调,空调温度可以设置在26度、25度,觉得不透气可以开一段时间关掉,通通风以后再开。”



专家提醒,高温期间,要避免长时间户外作业。老年人、孕妇等体弱者 要减少外出活动时间;室内环境也要注意通风降温。一旦出现 头晕胸闷、精神萎靡等状况,如果采取措施,症状没有改善,要尽早就医。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王卫
摄像: 乔楚
责编: 顾怡玫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