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视频 | 足迹——新动能 新发展|照亮科学之城的“梦想之光”

ICS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乐

2022-10-08 10:00

照亮科学之城的“梦想之光”


“上海光源的意义恐怕和‘两弹一星’差不多。建好上海光源,将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习近平,2007年7月。



上海光源是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这里考察时,装置的建设尚未竣工,而如今上海光源正支撑着中国诸多前沿的科研及创新工作。


“上海光源实际上是一个超级显微镜装置,可以照亮咱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这有助于我们解决诸多领域的问题,从生命科学到能源到环境。”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邰仁忠说。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研究员、上海光源X成像组组长、先进成像部副主任邓彪表示,本来这套设备一直被国外的公司所垄断,但是“我们通过差不多10年的时间,从关键的元配件到最后的软件、最后的集成,我们全部自己做了一个,就解决了一个卡脖子的问题。”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研究员研究员、上海光源软X射线组副组长张祥志同样表示:“最早我们设备是进口的,但是说实话,进口的设备影响我们效率,特别是发生故障的时候。后来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台新的设备。以前一个实验要6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了。目前我们的效率比国际上最快的还要快一倍。”



上海光源使中国第一次进入到世界级的同步辐射俱乐部。邰仁忠说,不必再到国外去做实验,自己在国内就可以。他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这台装置是切切实实地把我们的SCI写到我们中国的大地上。”他补充道,上海光源支持了好多生命科学家,会涉及到多个专业组的工作,比如材料、电子学、探测器、真空、机械、光学等等,仅专业组就有50个。“所以说这是一个国家高科技的一个体现。”他说。



邓彪也表示:“因为有国家的力量整体在调配这个资源,我们可以一门心思不考虑其他东西。大科学装置就是有点好处,就是可以把国家提供大的力量围绕一个点可以进行突破。”


2018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992年7月建成以来,张江蓬勃发展,30年间覆盖面积已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10倍,如今更是上海的科创地标。



邓彪向记者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纳米CT装置,其中有个关键的部件,是一个非常小的玻璃毛细管,仅约10厘米长。邓彪说,在我们成功自主研发整个系统前,国外公司的单根报价是一百万人民币,而现在,我们自己制作成本只有几千块钱。



张江常被誉为“中国硅谷”,是上海计划成为全球科创中心的关键一环。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而其中的8个都集聚在张江科学城。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丁洪教授表示:“上海光源建得非常好,我们也在那里建了一条‘梦之线’。我们利用上海光源、利用‘梦之线’有了一系列的物理发现,例如在固体材料中首次发现了外尔费米子,也发现了三重简并费米子,发现了一系列新奇的费米子,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丁洪说,“两弹一星”更多是在国防领域,上海光源更像是在科技前沿、科学利器这方面有所作为和突破,中国要成为强国,科学是少不了的,也少不了大国利器,像大科学装置这样的一种建设。



从2009年竣工以来,上海光源服务过来自全国各地3100多个研究组的34,000多名用户,其中一半左右来自高校,30%左右来自科研机构,13%左右来自企业, 7%左右来自医院。



上海光源二期计划将于2023年完成。针对二期建设,邰仁忠说主要是基于两种考虑。“一个是我们要建设这种非常独特的研究手段,来进行基础性科学的攻关。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能够支撑我们国家一些重大材料攻关。两个方面,我们都可能给出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案。”邰仁忠说。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