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中药的复兴之路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2016-07-24 20:02
天苍苍,野茫茫,这里是新疆喀什的大草原。纯净的水源、无污染的湿地使得这里成为毛驴们最理想的栖息场所。近期,停产了20年的上海南派阿胶也在这里重新投入生产。
上药神象牌阿胶对口援疆企业负责人张建玲说,通过芯片跟踪、计算机管理,方方面面都能追踪到这头毛驴从哪来,中间过程在哪饲养的,吃的是什么草料。
在传统中医学里,阿胶被视为珍品,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大宝,即便到今天,它的制作过程也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驴皮必须两面清理干净,熬制过滤环节虽有机器辅助,也必须保证每40分钟人工去渣一次,接着用细火慢熬48小时,然后开始风干。再等上至少一周,定型切割,成品才初具雏形。
上药神象牌阿胶对口援疆企业副总经理孙俊称,这个透明度,他们现在用的是高速的分离机,从以前最老的工艺,结合我们新的工艺,才能熬出这样的胶。
重生并不容易,南派阿胶曾经是本土中药界的明星产品,选材考究、制作精良,100公斤驴皮,只能生产30公斤阿胶。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中药实行价格管控后,由于原材料成本高企,南派阿胶被迫停产。
原上海阿胶厂厂长应杨生告诉记者,上海那个时候驴皮胶只有几十块钱一公斤,而驴皮(价格)就已经涨到几十块,所以是生产多少亏多少。
受影响的并不止南派阿胶,当时销售火爆的还有“雷允上”生产的抗感染中药,六神丸。
原上海阿胶厂厂长原上海中药一厂技术科科长应杨生说,当时买六神丸要批条的,麝香保心丸也是要批条的,要经理批条才能卖,要面子才能卖,否则根本就买不到。
后来,由于其中一味原料天然麝香,长期供给不足,价格日益昂贵,而当时人工麝香还没有研制出来,经典中成药六神丸不得不因此减产。如今,知道这味中药的人已经不多了。
当然,一些药企为了增加部分中药产能,曾试图通过寻找替代原材料,或简化工艺的办法,来压低成本,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源头失控,药材重金属超标事件屡屡发生,市场对中药的信任度直线下降,销路也日益萎缩。直到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要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这针“强心剂”,让业界人士看到了本土中药复兴的希望。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陈军力表示,只有保证原料的质量能够达到高于国家标准。才能保证后面生产出来的工艺和产品的质量是高标准的、为了重新找到优质原料,上海在援疆对口四县建立起本土中药材的养殖种植基地,这样就能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不久的将来,一味味深含"上海基因"的传统中药或滋补品,将从这里出发,重新面世。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肖健表示,把上海的传统工艺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既能造福当地也能造福上海人民,目前来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
在此基础上,药企也在加大科研力度,使一些传统知名中药,能发挥出更广阔的药用价值。比如,雷允上就在着手对六神丸进行改良。
雷允上药业丸剂车间主任沈建民称,针对现在社会上的病症,适应症是否具有一定的疗效,他们也在做进一步的开发,以满足现代社会人的生活需要,同时使这个六神丸的传统品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光大发扬。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