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新面孔
时讯
看懂上海
2017-08-04 11:03
老上海是一种独特的怀旧符号,这种怀旧不只是保留历史的痕迹,而是承载了历史的大街小巷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Rue Massenet),始筑于1912年。就在该年8月13日,法国一位著名音乐家Massener在巴黎去世。为纪念他,法租界公董局就将此路命名为Rue Massenet ——即马斯南路。
思南路是一条很“纯粹”的马路,不通公交车,也没有灯红酒绿的霓虹招牌,连路灯都是老式的很清淡昏暗的那种,马路两侧满是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马路安静得可以听见树叶的沙沙声,除了少量的自行车经过,简直就像有个天然屏障把世间的喧嚣阻挡在外。
昔日的马斯南路,今日的思南路。作为上海11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思南路依旧记录着当年花园洋房的“原生态”。
思南路沿马路东侧的73号,是一幢西式小楼房,为三层花园别墅,这就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亦称周公馆。
周公馆
梅兰芳故居
思南路87号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寓所。梅宅是一幢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
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其他名人的身影,我们在《思南路——城市历史活话本》一文中有过介绍。
原来的老洋房思南公馆改头换面,成为一处潮流新地标。
长久以来,思南路的生活场景总是处惊不乱的沉静、安详。这里没有虚张声势的繁华,骨子里却透露着高贵的气息。如今漫步在这条街道,多少年弹指一挥间,那些尘封历史的往事却又似乎已在你眼前。
淮海路的前身是霞飞路(法语原名Avenue Joffre),是以法国元帅霞飞的名字命名。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堪称上海城市的时尚之源。这条商业大街,名店林立、名品荟萃,其中不少是俄侨老店,或是法租界同业之最,他们以欧洲样式的商业布局,展示着几乎与欧美发达城市同步的高档生活消费品,尤以西餐、西点、西服和日用百货最具特色。
沪光服装店与红星皮鞋店是当时最时髦的逛街地点;上海西餐馆率先引进了舌尖上的西方文化;沪上早期的影院之一国泰电影院带来了新颖的娱乐体验。
红星皮鞋店
上海西菜馆
现在的淮海路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原来的老店中一部分被替代成了最新潮的时尚生活场所,还有一些老店旧貌换新颜。无论时光荏苒,淮海路始终担任了上海潮流引领者的角色。
国泰电影院旧貌换新
更多关于霞飞路的故事和老建筑,您也可以戳《霞飞路的时光记忆》一文查看。
历史上,这里曾是法租界。巨鹿路原名巨籁达路,修筑于1907年,以当时的法国驻沪领事巨籁达命名。1943年收回租界时改名钜鹿路。1966年改名巨鹿路。所以,法国梧桐、法式洋房别墅就成了这里最醒目的标签。
而在巨鹿路一带,老马路与“后来者”的融合、碰撞,诞生了独特的风格。那些“新面孔”——设计师潮店的入驻让它在年代感中又不乏新意。在《巨鹿路的格调》一文中,我们有过介绍。
巨鹿路若要从头走到尾,需要一些脚力,但这真是漫游的好地方。大抵,这条路每个上海人都能讲得出个一二三:享受在老洋房用餐的气氛,纵然只是昔日一间厢房改来的小包房;在小店淘货的满心欢喜,一如一次无法预见的偶遇;还有那些让人渴望住在里面的老房子,“嘎吱”作响的地板和半夜滴水的马桶挡不住旁人的八卦和想象。
复兴中路曾名为辣斐德路(Rue Lafayette),是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将军Marquis de Lafayette的名字来命名的。复兴中路沿路均为住宅区,西段多花园洋房和公寓,而东段多石库门里弄。
1936年,这里曾开设有上海第一家室内铺设地板的溜冰场——“辣斐溜冰场”,进门有寄衣帽间和付款租用溜冰鞋的柜台,场地呈椭圆形。
复兴公寓,也称黑石公寓
还有我们在《海派的复兴中路》也有写过,复兴中路上的那些老公寓,现在很多都已经不再使用过去那些名字了。比如,现在1331号的“复兴公寓”就是其中之一,过去这里叫“黑石公寓”(Blackstone Apartments)。这栋建筑绝对是复兴中路上的标志,每次路过,或者站在它面前,都能感觉到无比的震撼。
而现在,历史建筑依旧,却又新开了不少具有创新意味的场所,比如暗藏机关的复古酒吧,怀旧中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复兴中路上的复古酒吧
走复兴路看上海,其实城市灵魂的形成,不是简单“搭建堆砌”,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
关于这条路,我们也曾写过《悠闲走近安福路》一文。筑于1915年安福路,曾被称为巨泼来斯路(Dupleix Route),没错,该名也取自一位法国将军。1943年,汪伪政权接手上海时,用江西地名正式改名“安福路”。一百年来,它始终是潮流的先锋,比如:
安福路上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
还有上海早期电影院“永乐宫”在当时就掀起了一股新兴风潮,后来陆续提出过 “咖啡戏院”的前卫理念。
永乐宫旧址,安福路308号
如今,话剧也是安福路上的一个重要文化标签。安福路288号,如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几十年来,这里给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了无数创新思潮与文化潮流。如今的安福路,似乎成了以艺术为核心,由内而外延伸的一条“小马路”,也正因为如此,这里咖啡店和酒窖也多,一些精致的小店也多。
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周末午后,选一个人少的咖啡店,独自一人看着窗外,便能体会到上海特有的安静;又或者找一个温暖的夜晚,两三友人一瓶红酒,让晚上的灯光跌落在醇红的杯中,再配上点Cheese和色拉,消磨到午夜时分,再懒洋洋回家。
总体而言,这条路,是知己的才进来,是真正懂得品味的人,才会在短短的安福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闲淡时光。
部分内容来自:《去处 ||上海老马路的“新面孔”,你都能认出来吗?》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