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交叉点道】西方给苏联下药 埋下解体祸根?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超

2016-09-27 12:14

当今世界,从某些方面或者某些地域来说,正在形成着中美俄三角的关系,实际上,这一关系的雏形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


【视频】西方给苏联下药 埋下解体祸根?


中美破冰助力美苏缓和

1971年7月15日,美国公布了基辛格已经秘密访华,同时尼克松总统本人将在1972年5月之前访华。

尼克松自己解释说,他要争取在1972年的前期访问北京,然后在5月份实现对莫斯科的访问,这个计划在之后确实得以实现。可见,中美破冰,也带动了美苏之间的沟通。

中美破冰对美苏关系的影响甚至在更早前就已经显现。1970年之后,中美走近的信息接连而出,特别是4月份中国“乒乓外交”的启动,对远在维也纳谈判的美国和苏联影响很大。

当时美苏正在就战略武器进行谈判,苏联人强调,只谈防御性战略武器,美国人强调只谈进攻性战略武器。到最后,由于中美和解的速度加快,所以到了1970年的5月份,美苏之间也达成了关于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同时一揽子谈判的结果。


到了7月15日,尼克松宣布将要访华的消息公布之后,美、英、法、苏关于柏林问题的谈判也有了进展,四国同意互相放宽签证,不准相互刁难。

美苏安全管控

超级大国的对立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们各自都拥有着巨大的武器库。因此,美苏缓和,首先就要在安全领域有所突破。

反弹道导弹条约签订是历史性的。这在一段时间里避免了防御性战略武器的竞赛,承认了当时的核力量已经出现了初步的均势,双方谁都没有优势。如果没有这个条约,地球会不会有今天都很难说。


在这里要插播一个小故事,勃列日涅夫曾向尼克松打听毛主席的健康情况。

尼克松说:“毛主席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从智力上说还是非常敏锐的。”

勃列日涅夫则说:“毛泽东是哲学家,要了解中国人还是很困难的。我们欧洲人同他们完全不一样。”

勃列日涅夫自称欧洲人的这一说法,尼克松倒也无从反驳,但他的内心一定感到怪异。实际上,俄罗斯民族的自我认同一直处在摇摆之中,从勃列日涅夫的这句话也可窥得一二。


苏联尝到甜头

一直以来,苏联都希望西方对自己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加以承认。终于在1975年签署的《赫尔辛基协议》中,苏联的夙愿得以实现。


不过,西方在给苏联一块糖的同时,又下了剂药,药效还挺猛,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那就是确定了东西方之间要展开人员与思想文化交往。

要知道,冷战铁幕把欧洲一分为二,一边是摇滚乐喇叭裤,另一边是沉闷和压抑。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并不是软绵绵的东西,而是很厉害的一招,深刻影响着后来苏联跟东欧的内部变化,尤其是政治精英阶层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过,问题来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为什么没有阻断美苏之间的缓和?请戳视频,听冯老师解读当时风云变幻的超级大国关系,和夹缝中小国的悲哀。


(编辑:胡琰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