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来了 吃货豪配“刀鱼”驾到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梁蔚浩
2017-03-01 19:14
“长江第一鲜”、“春馔妙物 ”、“超级壕”、“打耳光不肯放”,这些是吃货加在刀鱼前面的定语。
“濒临灭绝”、“疯狂捕捞”、“围追堵截”,这些是管理部门加在刀鱼前面的定语。
去年的这个时候,大眼妹拍过一条新闻——“刀鱼最后的盛宴”,说的是市场传言有关部门将禁止长江刀鱼的捕捞,一时间美味的刀鱼成了“即将成为绝唱的舌尖上的记忆”而身价百倍。
转眼一年过去了,又到了三月刀鱼上市的季节。今年,刀鱼究竟还能不能吃、能不能卖呢?
中午,以刀鱼为招牌的上海老字号酒楼老半斋,食客盈门。大家都是冲着酒楼招牌的刀鱼汁面而来。32元一碗,只有刀鱼汁,并没有刀鱼。
内心OS:这看起来就像一碗光面
这碗沪上最著名的刀鱼汁面,制作方法早已不是秘密:用刀鱼炒制后的鱼茸,加高汤做成面汤,再加入面。毕竟刀鱼那么贵,一碗面里放条刀鱼,价格就不是市民阶层可以承受得起的了。(重点get:喝汤 喝汤 喝汤)
店家告诉大眼妹,今年酒楼的电话特别忙碌。许多老顾客都会打电话来问:刀鱼面还有的吃哇?听说有的卖,有的老饕连着来吃了两天,是怕今年吃了,明年就吃不着了。(宝宝们抓紧吃啊)
今天是长江禁渔期的第一天,大眼妹跟随渔政部门的执法人员,在长江口巡查非法捕捞。检查人员表示,禁渔期间,渔船停止作业,不过因为刀鱼是应季洄游鱼类,所以只要持有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刀鱼捕捞是可以开展的。
不久,检查人员发现了一具违规捕捞网。由于刀鱼体形较小,为了提高产量,渔民会用细得像蚊帐一样的渔网来捕捞,把大鱼小鱼一网打尽。这种捕捞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极大,检查人员当即予以取缔。渔政部门介绍,对无证捕捞将采取行政处罚,而使用禁用网具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位渔政人员告诉大眼妹,2015年11月,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曾发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刀鱼就名列其中。不过眼下这份名录还没有生效,因此刀鱼捕捞仍然合法,不过特许捕捞许可证的发放量受到严格控制,且捕捞时间也在缩短。
刀鱼,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刀鱼每年春季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到长江中下游干流、支流及附属湖泊中产卵,是洄游性鱼类。民间有刀鱼“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的说法,临近清明时节的长江刀鱼最为鲜美。不过,受到环境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刀鱼的捕捞量越来越小,一些个体较大的刀鱼价格动辄数千元一斤,成为了居民餐桌上的“稀罕物”。
事实上,与刀鱼并称“长江三鲜”的河豚和鲥鱼,正面临着比刀鱼更严酷的生存危机。近年来,野生长江河豚几乎绝迹,鲥鱼也已有20多年未曾在长江中捕获过。有学者疾呼,再不对其进行切实保护,“长江三鲜”也许会再也吃不到。因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拟将鲥鱼新增为I级保护野生动物,刀鱼则为II级。
为了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而让一个物种遭受灭顶之灾,这样的例子在国人追求山珍海味的历程中不胜枚举。为了保护野生鱼类,各地渔政部门已在严控捕捞许可,许多渔民也转而经营起了养殖业。大眼妹则期待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能尽快落地实施,让“长江三鲜”不会只停留在记忆中。
有人问了,如果刀鱼面再也吃不到了,缺少了这碗代表春天的“阳春面”不可惜吗?嗯……不如,换一碗鮰鱼面怎么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梁蔚浩 实习编辑:祝闻豪)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