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视频 | 海洋战略纷纷出台 靠海的长三角如何“吃海”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朱声波

2021-08-18 17:04

最近这段时间,江浙沪三地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十四五”海洋战略规划。

 

江苏的规划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具有高度聚合力的海洋开放合作高地、全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先行区、美丽滨海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浙江的目标是海洋经济实力稳居第一方阵、海洋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前列、海洋港口服务水平达到全球一流、双循环战略枢纽率先形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标杆。

 

上海则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核心建设区,积极培育五大特色海洋产业板块,建设极地与深远海海洋装备研发中心、国际先进的智慧航运物流枢纽中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全球海洋大数据平台、全球船舶智能化配套设备制造基地。三地既有重合又各有侧重。

 

规划究竟该如何解读,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一体化潜力?

 

 

廖泽芳,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参与制订上海临港新片区《蓝色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她看来,这些规划共同体现三个特点,即:“开放、创新、合作”。

 

“开放”就是向海开放,拓展高质量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创新”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临港新片区提出的解决海洋科技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二是制度创新,包括海关通关便利化、海洋港口服务水平提高。而“合作”的意义更多,例如上海临港新片区提出了“一核,一廊,多点”格局,江苏提出“两带一圈”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浙江提出“一环,一城、四带、多联”的陆海统筹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不过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着手实施的“九区一港”通关便利化联动模式,长三角港口间的合作仍有空间可以提升。

 


共谋海上长三角的发展之路已势在必行。

 

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认为,尽管对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浙沪三地出台的“十四五”海洋战略规划还没有上升到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规划层面。在《规划纲要》中,“海洋”一词也仅出现一次,但这次三地规划不失为今后的长三角一体化的“海洋战略”提供了一个出发点。

 

 

此外,江浙沪三地共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东海海域,开发与保护海洋蓝色国土的物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其共同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导向,现代海洋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也为经济的创新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发展共赢的重要动能。

 

加之江浙沪三地都拥有“海洋大学”可以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相信海上长三角的共同谋划将为我国海洋国土的科学化利用和海洋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中国案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朱声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