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视频 | “Z世代”迷上百年前的“新青年”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卢梅 李维潇 刘宽漾 赖瑗 楚华 耿博阳 李函芮 朱厚真 陈瑞霖 朱世一

2021-06-23 07:30

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出名的时代,他们是依靠正能量新闻登上“热搜”的“网红”。


他是“05后”上海高中生盛晓涵,“教科书式”的心肺复苏施救被全网点赞。


盛晓涵


她是“上海乖小囡”曹元元,去年疫情期间回国后哭着感叹“祖国真好”。结束隔离后她“原地上岗”,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


曹元元


他们带着当代青年的困惑走进上海的红色印迹,想从中找到让百年前的青年们热血沸腾的“精神密码”。


两代青年思想“隔空”大碰撞


当代青年最爱谈论什么?是美食、追星、购物?还是房价、基金、股票?


一百年前,有一位青年,他倡导了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每星期至少牺牲六小时,作有益于社会改造的事业。每星期至少牺牲六小时,作时事与社会改造理论与办法的研究。有收入时至少捐其十分之一,作有益于社会改造的事业。”这个人叫恽代英,那年28岁。


恽代英的照片

 

当代青年常常感觉自己被消费主义裹挟,也会习惯性地抱怨生活节奏太快,而自己只想做一条“躺赢的咸鱼”。那么,一百年前的“新青年”们又在思考些什么呢?让我们从一本叫《新青年》的杂志里找寻问题的答案。


《新青年》杂志


1917年,一位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年轻人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探索增强民族体质对于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他就是毛泽东,那年24岁。


1918年,在日留学的周恩来正处于苦闷中,他重读了从朋友处借来的《新青年》之后,豁然开朗。“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他摒弃了之前的观念,坚定了改革救中国的想法。那一年,周恩来20岁。


《新青年》杂志,于1915年9月15日诞生在上海,由陈独秀创刊,是当时最潮流的杂志,进步青年可谓人手一本。1919年,也正是它吹响了“五四运动”的号角。


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鲁迅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这振聋发聩的一字一句,都出自《新青年》。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都衣食无忧,每个月的生活费除了日常开销,还会有一些“计划外”的支出:下馆子、买衣服、“氪金”打游戏……而一百年前,当时的“新青年”们在一个叫作外国语学社的地方,过着省吃俭用的集体生活。


外国语学社


在外国语学社,每月五元六角的生活费,他们经常五人买四人的饭分着吃。省下一份饭钱用于买书报。他们过着学校、宿舍、工厂“三点一线”的生活。一名叫俞秀松的学生,步行两个小时往返厚生铁厂,只为到工人中去了解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


俞秀松


这就是百年前新青年们的“大学生活”。


走不同的路 一起“救中国”


一百年前,有一群留学生,他们从上海的码头出发,远赴欧洲勤工俭学。他们之中有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等人。他们出国的目的是寻找“救国之路”。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照


1922年6月,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遥相呼应,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周恩来就是当时的负责人之一。那一年,周恩来24岁,蔡和森27岁,邓小平才刚刚成年。


而彼时的毛泽东,则回到湖南省,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相继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们救国的步伐,呈燎原之势。


家国情怀,让青年的热血代代传承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责任。


那一代的青年是在沉重的历史脚步中成长起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与担当。


如今的上海,也不乏青年榜样。


冒着生命危险叫醒邻居的王海滨,那年26岁。


火灾中,一次次勇敢逆行的消防战士,大多是“90后”和“00后”。


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上海医护人员中,也不乏青年人的身影。


这就是——当代青年。


当时代赋予我们使命的时候,当代青年们也同样义无反顾,潇洒逆行。


回首历史,我们热血沸腾,家国情怀是中国青年一脉相承的信仰。


着眼当下,我们倾心铸就属于自己的勋章。


这就是青春。


特别鸣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龙华烈士陵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卢梅 李维潇 刘宽漾 赖瑗 楚华 耿博阳 李函芮 朱厚真 陈瑞霖 朱世一)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