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视频 | 为什么是上海Ⅲ⑤|这项活动从上海走向全国

时讯

上观新闻

2021-06-10 09:38

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5月27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三季)——“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承载着非凡的使命,彰显着特殊的担当。那么“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如何做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


第五集: 这项活动从上海走向全国


主持人:长期以来,上海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在中国乃至远东地区,都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文化建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视,也成为推动上海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巨大动力。


1983年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意义深远的一件大事——评上海市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1982年,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解放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发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后经全国总工会倡议,并得到中共中央的支持,迅速在全国普遍开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性读书学习活动。



桂晓燕(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上海职工读书活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一方面它顺应了时代之需,另一方面它也顺应了职工之需。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职工读书活动已经坚持了近40年,可以说是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广的一项群众性学习活动。随着时代变迁,我们读书活动的内容内涵、组织方式、平台和渠道还在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主持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精明不高明”。如何告别“弄堂”性格,追求更为开放、创新的精神和现代人格,对推动上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史上,“90年代上海人形象”大讨论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品格,一座伟大的城市要有它内在的活力。上海这座城市从来都是江海交汇,向海而生。只是在历史的沉浮中,上海人这种可贵的品格有所消磨。上海城市文化的建设要与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任务相吻合。而开放、包容、睿智,正是上海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基因。

主持人:2003年,“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在全市开展。2007年,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上海城市精神进一步被表述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花建:这16个字,高度精练地概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通过培育和激扬这样的城市精神,可以激活上海人的内生动力,引领我们的城市文明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上海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主持人:有这样一组数据: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上海地方用于文化建设的总投资仅为20亿元,在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倒数第一。在政府财政不足的情况下,上海如何率先闯出一条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


1991年,中共上海市委发布《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结合上海的特点,建设若干个必不可少的文化设施。此后,上海市十大重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即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上海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解放日报新闻大楼、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上海大剧院、东海影视乐园和有线电视网络。




杨志刚(上海博物馆馆长):卓越的城市文化设施,既是卓越城市的载体,也是其内涵结晶。面对政府财政不足,当时上海主要通过市场运作、社会融资、政策支持和市区联动等方式筹措资金。今天,它们中不少已成为上海的地标建筑。


主持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催生了重大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成果的大量涌现,进一步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上海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